ID: 22900790

12《玩偶之家(节选)》第一课时 课件(共37张PPT)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日期:2025-05-08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43次 大小:9218325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必修,选择性,语文,高中,统编,学年
  • cover
(课件网) 当堂检测5min 蜀道难理默 玩偶之家 ··· A Doll's House ··· 易卜生 ——— 女性自觉意识的觉醒风暴 ——— 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知识链接,识记作者及创作背景,掌握戏剧的基本常识。 2.研读文本,理清情节,分析娜拉和海尔茂的人物形象。(重点) 3.通过精读文本,初步感知“娜拉出走”的社会意义。(难点) 自主学习:4分钟 ①1min快速默读知识链接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②2min快速浏览回顾戏剧相关知识,了解戏剧前情。 ③1min根据知识链接部分了解本文的“学习提示”,明确文本需掌握的重点内容。 “欧洲现代戏剧之父”———易卜生 亨利克·约翰·易卜生(1828—1906),是一位影响深远的挪威剧作家,被称为“现代戏剧之父”。其剧作以鲜明的主题、生动的情节、严谨的结构、优美的语言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对世界近现代戏剧的发展有广泛、深刻的影响。他是挪威人民引以自豪的戏剧大师、欧洲近代戏剧新纪元的开创者,欧洲近代现实主义戏剧的杰出代表。他在戏剧史上享有同莎士比亚和莫里哀一样不朽的声誉。 作者简介 指的是易卜生创造的直接揭示现实中的重大问题和热点问题的现实主义戏剧。 它侧重于提出问题而不是指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正如易卜生所言“我的工作是提出问题,我对这些问题没有答案”。讨论是社会问题剧的一大特点,剧本里往往包含了大量的讨论和争论问题的对白,所以社会问题剧又叫“讨论剧”。易卜生四大问题剧又被称为当代现实剧,包括《社会支柱》 (1877年)、《玩偶之家》(1879年)、《群鬼》(1881年)、《人民公敌》(1882年)。 社会问题剧 易卜生曾对一位看不懂他的戏剧的德国读者说:“你若要充分了解我,必须先了解挪威。” 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初,工业革命进入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长期处于男权社会的挪威,妇女解放的呼声越来越高,而易卜生创作《玩偶之家》的1879年,正是挪威妇女解放运动高涨的年代。挪威强大的女权运动,给易卜生以巨大的鼓舞,更促使他以自己的作品来支持妇女解放运动。 创造背景 戏 剧 1、含义 戏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舞台艺术,它是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舞台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社会生活的艺术形式。 此处实指剧本,是一种文学体裁。 2、戏剧三要素 戏剧 三要素 语言 人物 戏剧冲突 语言是戏剧的基础, 是戏剧第一要素。 戏剧语言 (1)舞台说明 除人物语言之外的其他语言,包括背景介绍(时间、地点、服饰、道具),人物动作、神态说明,人物上下场等。 (2)台词 它是性格化的,富有动作性,即人物的语言是同他的行动联系在一起的。台词的表现形式有对话、独白、旁白(登场人物离开其他人物而向观众说话)、内白(在后台说话)、潜台词(登场人物没说出来的语言,而是用表情表现出来的言外之意)等等。 (3)戏剧语言的特色 动作性、个性表现力、抒情性、潜台词、动听上口(浅显易懂) 冲突:是矛盾斗争的一种表现形式。表现人与人之间矛盾关系和人的内心矛盾的特殊艺术形式,同时也是戏剧中矛盾产生、发展、解决的过程,由戏剧动作体现出来。戏剧冲突应比生活矛盾更强烈,更典型,更集中,更富于戏剧性。 解 题 玩偶:指供儿童玩耍的人形玩具。剧中喻指女主人公娜拉在家庭中“玩偶”般从属于丈夫的地位。 家:指的是故事发生的具体环境背景。 全剧共三幕,课文节选自第三幕。 《玩偶之家》属于社会问题剧。易卜生的代表作,主要写主人公娜拉从爱护丈夫、信赖丈夫到与丈夫决裂,最后离家出走,摆脱玩偶地位的自我觉醒过程。《玩偶之家》曾被比做“妇女解放运动的宣言书”。在这个宣言书里,娜拉终于觉悟到自己在家庭中的玩偶地位,并向丈夫严正地宣称:“首先我是一个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