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00817

古诗词诵读《游园·皂罗袍》 课件(共32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日期:2025-05-08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59次 大小:172635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古诗词,必修,语文,高中,统编,学年
  • cover
(课件网) 游园 汤显祖 在《红楼梦》第二十三回里,林黛玉听闻贾府家庭戏班演唱《牡丹亭 游园惊梦》时,从起初的 “不觉点头自叹”,渐至 “心动神摇”,最终 “越发如醉如痴”,深受触动。而其中《皂罗袍》这一曲,文辞优美,婉转典雅,情景交融,意味深长,精准抒发了杜丽娘青春苦闷的内心激情。林黛玉与杜丽娘皆出身宦族,有着相似的生活境遇,因而这支感慨韶华虚度、青春愁闷的曲子,极易引发众多少女的共鸣与喜爱。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游园 皂罗袍》,感受其独特魅力。 导入 语言建构与运用:了解汤显祖的生平及创作,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 思维发展与提升:品味戏曲语言,赏析借景抒情的艺术手法,提高鉴赏戏曲的能力。 审美鉴赏与创造:体味杜丽娘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人性的复苏。 文化传承与理解:体会戏曲艺术对社会文化的影响。 学习目标 汤显祖(1550—1616)明代戏曲作家。字义仍,号海若,又号若士,晚号茧翁,自署清远道人。临川人(今江西临川)。他出身书香世家,自幼聪慧,勤奋好学,饱读诗书,对文学艺术有着极高的天赋与浓厚的兴趣。汤显祖生活在明朝晚期,彼时社会矛盾复杂,政治腐败,程朱理学盛行,对人性形成了诸多束缚 。他一生仕途坎坷,多次科举失利,即便步入官场,也因刚正不阿,敢于直言进谏,得罪权贵,最终无奈弃官归乡。然而,官场的失意却促使他将全部精力投入到戏曲创作中,其作品风格独特,构思巧妙,以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力,展现出对人性、爱情的深刻理解与热情歌颂。 作者介绍 1.宏观上,世界是有情的世界,人生而有情。 2.程度上,有情人生的最高境界———至情 3.途径上,最有效的感悟方式———戏曲 “至情”理论: 代表作: 《紫钗记》、《牡丹亭》、《邯郸记》、 《南柯记》(合称“临川四梦”)。汤显祖最得意,影响最大的当数《牡丹亭》。他曾说:“一生四梦,得意处惟在牡丹。”他的戏曲作品不仅在当时广受欢迎,流传甚广,对后世戏曲的发展更是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被誉为 “东方的莎士比亚” 。 明朝时期,程朱理学占据统治地位,“存天理,灭人欲” 的观念严重束缚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在这种社会环境下,人们的个性被压抑,情感被禁锢,尤其是女性,所受束缚更为严苛。她们被困于深闺之中,接受着封建礼教的重重规训,无法自由追求自己的幸福与理想。《牡丹亭》创作于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汤显祖通过杜丽娘这一人物形象,勇敢地对封建礼教发起挑战。杜丽娘长期被禁锢在深闺,偶然踏入后花园,满园的春色使她沉睡的青春意识瞬间觉醒,让她深切感受到自身的美好与青春的珍贵,同时也对压抑人性的封建礼教产生了强烈的不满与反抗情绪 。汤显祖借此表达了对封建礼教的批判,以及对人性解放和自由爱情的热切呼唤 。 创作背景: 明清传奇的文体知识 定义:明清传奇是在宋元南戏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种戏曲形式,盛行于明清时期。它篇幅较长,结构宏大,能够更细致、全面地展现复杂的故事情节和丰富的人物形象。 体制特点 剧本结构:一般分为数十出,每出都有相对独立的情节段落,但又共同为全剧的主题和情节发展服务。各出之间情节连贯,环环相扣。 角色行当:角色行当划分更为细致,生、旦、净、末、丑等各 行当都有明确的表演规范和特点。不同的角色行当通过独特的 唱腔、动作和表演风格来塑造人物形象。 音乐唱腔:音乐丰富多样,以南方曲调为主,如昆山腔、弋阳 腔等,每种唱腔都有其独特的旋律和风格。昆山腔以其细腻婉 转、清丽悠扬的特点,备受文人雅士的喜爱,在明清传奇中广 泛应用。 语言风格:语言典雅优美,注重文采,常常引用诗词典故,既富 有文学性,又能通过优美的唱词和念白展现人物的性格、情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