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00881

6.2 做核心思想理念的传承者 表格式教案

日期:2025-05-04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94次 大小:1891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核心,思想,理念,传承,格式,教案
  • cover
《6.2 做核心思想理念的传承者》教案 学科 初中道德与法治 年级册别 七年级下册 共1课时 教材 部编版 授课类型 新授课 第1课时 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本课《做核心思想理念的传承者》是初中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第二课时。本课主要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核心思想理念展开,包括仁爱、诚信、正义、和谐等内容。教材通过长江文化的宣传推广活动,以及重庆的历史文化,帮助学生理解这些核心思想理念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和意义。教材通过生动的历史故事和现实生活中的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这些核心思想理念,从而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道德修养。 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心理和生理都在快速发展。他们在认知能力上已经有了较大的提高,能够理解和分析较为复杂的问题。然而,他们在情感和社会责任感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培养。通过本课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和道德修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以下困难:1. 对历史故事的理解不够深入;2. 如何将抽象的思想理念应用到具体的生活实践中;3. 如何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坚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克服学习困难,提高学习效果。 课时教学目标 政治认同 1. 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增强文化自信。 2. 通过学习历史故事和现实生活中的案例,理解核心思想理念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道德修养 1. 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和责任感。 2. 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仁爱、诚信、正义、和谐等核心思想理念。 法治观念 1. 理解法治与道德的关系,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 2. 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依法办事的能力。 责任意识 1.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2. 通过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2. 通过历史故事和现实生活中的案例,理解仁爱、诚信、正义、和谐等核心思想理念的意义。 3. 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道德修养。 难点 1. 如何将抽象的核心思想理念应用到具体的生活实践中。 2. 如何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坚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 3. 如何通过小组讨论和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与准备 教学方法 议题式教学法、情境探究法、合作探究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历史故事资料、小组讨论任务卡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 情境引入 (1) 播放一段关于长江文化的视频,展示长江沿线各城市的美丽风光和丰富文化。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长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吗?长江不仅是一条自然的河流,也是一条文化长河。请大家谈谈你们对长江文化的了解。 (3) 展示重庆的历史文化图片,引出本课主题:《做核心思想理念的传承者》。 (4) 简要介绍本课的教学目标和主要内容。 (5) 分发小组讨论任务卡,让学生明确本课的学习任务。 (6)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 1. 观看视频,感受长江文化的魅力。 2. 回答教师的问题,分享自己对长江文化的了解。 3. 了解本课的教学目标和主要内容。 4. 明确本课的学习任务。 课本学习 讲解核心思想理念 (1) 介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包括仁爱、诚信、正义、和谐等。 (2) 通过历史故事《八万子的故事》讲解仁爱和诚信的重要性。 (3) 通过现实生活中的案例,讲解正义和和谐的意义。 (4)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核心思想理念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5) 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践行这些核心思想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