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02008

11.2 犯罪与刑罚 课件(共26张PPT)+内嵌视频-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日期:2025-05-06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42次 大小:1094776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11.2,视频,七年级,法治,道德,统编
  • cover
(课件网) 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2025年2月28日,贵州省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依照法定程序对余华英执行死刑,检察机关依法派员临场监督。 法院经审理查明,余华英为谋取非法利益,于1993年至2003年期间,分别伙同他人,在贵州省、重庆市、云南省等地流窜作案,拐卖儿童十七名。据此,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于2024年10月25日作出一审刑事判决,以拐卖儿童罪判处余华英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余华英不服,提出上诉。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经二审审理,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并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最高人民法院经复核,依法核准余华英死刑。 第四单元 生活在法治社会 第十一课 远离违法犯罪 第二课时 犯罪与刑罚 1.政治认同:我国刑法是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惩治犯罪的有力武器。 2.道德素养:维护法律尊严远离犯罪。 3.法制观念:任何违法行为都有社会危害性,当危害性达到相当严重的程度,就构成犯罪。 4.健全人格:与违法犯罪斗争到底。 5.责任意识:刑法是规定什么行为是犯罪、应当承担何种刑事责任和对犯罪人处以何种刑罚的法律。 素养目标 自学导航 1 刑法的内涵和作用 2 ★犯罪的基本特征 3 刑罚的内涵和类型 4 ★如何同犯罪行为作斗争 阅读课本P96-99页的内容 我国刑法对偷盗、危害公共安全、走私文物、抢劫、绑架、勒索、杀人、非法拘禁、生产假冒伪劣等四百多种犯罪行为分别规定了刑罚。 思考:刑法是一部怎样的法律? 一、刑法 1.含义:刑法是规定什么行为是犯罪、应当承担何种刑事责任和对犯罪人处以何种刑罚的法律。 2.作用:我国刑法是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惩治犯罪的有力武器。 1.刑法的含义和作用(P96背诵) 探究新课堂 行为一:殴打他人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属于行政违法行为。 行为二:故意伤害他人身体,致人轻伤、重伤或者死亡的,触犯了刑法,属于犯罪行为。 ◎为何两个行为类似,但性质不同 犯罪会造成严重的社会危害,严重社会危害性是犯罪的第一特征,也是最本质特征。 活动二:犯罪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行为 危害程度 违反的法律 承担的法律责任 违法类型 行为一 行为二 轻微伤害 严重危害 治安管理处罚法 刑法 行政处罚 刑罚处罚 一般违法行为 犯罪 探究新课堂 案例一:被告人吴某与其侄女到某地山坡上祭祀,吴某在其妻子家老祖太的墓碑前一处空地上燃放鞭炮时,火星将挂的纸引燃,进而引燃墓碑前面的杂草,引发森林火灾。 经对被烧毁山林过火面积、林木种类、数量进行评估,本次火灾过火林地面积为2243.3亩,其中有林地1374.4亩,未成林造林地868.9亩。过火林地的森林类别为一般商品林,林种为用材林。火灾还造成某公司位于惠水县罗汉山山顶基站的设备烧毁,造成设备损失90267元。其行为构成失火罪。最终,根据被告人吴某犯罪的事实、性质、情节、社会危害程度及悔罪表现,判决被告人吴某犯失火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六个月。 ·法条链接:对故意在森林防火区内违规用火引起火灾,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 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条规定,以放火罪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过失犯前款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活动三:犯罪是具有刑事违法性的行为 探究新课堂 案例二:某银行贷款部的信贷员小王因急需用钱,遂产生了利用他人名义贷款的想法,在经得5名农户的同意后,小王利用农户存放于银行的贷款档案身份信息,伪造了贷款的相关资料进行上报,最终顺利从其所在的工作银行贷款50万元贷款逾期后,由于小王一直没有能力归还贷款,银行遂将贷款的5名农户起诉至法院。 小王在担任某银行信贷员期间,利用职务便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