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四单元 崇尚法治精神分析说明题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学生小文偶然得知自己被几名同学在微信群中恶意“围剿”。在“品茶大会”微信群中,群主小辛频繁发表辱骂、嘲讽、诋毁小文的言论,并得到其他群友的“声援”,还有人发来P图制作丑化小文的表情包。 小文经过慎重思考,将小辛及5名舍友诉至法院。法院经审理认为,6名被告故意通过建立微信群并在群内发布侮辱、诽谤、诋毁原告的评论,各被告在群内互相附和、起哄,上述行为已经严重侵犯了原告的名誉权。最终,法院判令6被告以书面形式向原告赔礼道歉(具体内容需经法院审核同意),同时,6名被告还需赔偿原告维权开支费用6000元。因六名被告系未成年人,上述赔偿责任应由其法定代理人承担。此次事件中法院的判决得到网友们的一致赞扬和支持。 (1)据材料判断6名学生所承担的法律责任的性质。 (2)分析该判决得到网友赞扬和支持的原因。 (3)结合材料,从道德与法律两个角度,谈谈上述案例带给你的思考。 2.【践行平等】 材料一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材料二 平等是人类永恒的追求,人类从未停止过对平等的追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促进公平、维护正义、打击邪恶、扫除不公。 (1)谈谈你对材料一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认识。 (2)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践行平等? 3.【案情回顾】 周某闯红灯过马路,与超速驾驶电动自行车的林某发生碰撞,致使林某摔倒在对向机动车道内。此时,在对向车道正常驾驶小客车的刘某躲闪不及,使林某遭碾压,周某见状却逃离现场。后林某经抢救无效死亡。 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认定:周某在人行横道内闯红灯通行,负主要责任;林某驾驶电动自行车在道路上超速行驶,负次要责任;刘某驾驶小客车正常通行,在本起事故中无需承担责任。最终,法院以交通肇事罪判处周某有期徒刑二年六个月。 【法官心语】 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乘车人,以及与道路交通活动有关的单位和个人,都应当遵守交通运输管理法规,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造成事故的,无论是行人还是机动车,均应当根据其违法程度、事故责任大小等因素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保护弱者原则不能作为对行人免除事故责任或者法律责任的理由。 (1)结合材料,判断周某的行为属于什么违法行为,并说明依据。 (2)保护弱者原则不能作为免除法律责任的理由。请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4.【弘扬法治精神 维护公平正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完善失信惩戒和信用修复机制、再审改判无罪……2025年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彰显着司法守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坚定决心。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提到一个案例:山西吉县人民法院在某学校设立法治副校长信箱,一年收信60余封,发现并严肃处理校园欺凌、女生被校外人员骚扰等7起事件。江苏省淮安市新安小学校长呼吁强化乡村法治教育,重点关注留守儿童群体,帮助他们提升防性侵、防欺凌的意识。 (1)结合材料,说说司法机关这样做的理由有哪些。 (2)少年的你将如何防范欺凌行为 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在某小区消防通道处,小东拿着一根锯条在一辆汽车上划弄,被车主当场抓住并报警。警察通知他的家长,并对小东作出了相应教育和处罚。但小东却说:“谁让他把车停在消防通道危害小区安全,划他的车是对他的警告,是正义行为。” (1)结合材料,联系所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对小东的观点进行辨别与分析。 (2)生活中遇到了“乱停车”“占用楼道”“飞线充电”等行为你会怎么做?简要说明这样做的理由? 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发展不断深入,网络上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