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03994

第十单元 常见的酸、碱、盐 评价卷 (学生版+教师版)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日期:2025-05-04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17次 大小:76235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第十,九年级,人教,化学,初中,教师
    第十单元 常见的酸、碱、盐 评价卷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班级:  学号:  姓名:  成绩: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S—32  第Ⅰ卷 选择题(共4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个小题,第1~10小题,每小题3分,第11~13小题,每小题5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多选、错选或不选均不得分) 1.物质分类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想。下列物质中属于酸的是( ) A.HCl B.Na2CO3 C.CO D.KOH 2.下列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的是( ) A.NaCl溶液 B.澄清石灰水 C.稀盐酸 D.KNO3溶液 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测定溶液的酸碱度 B.稀释浓硫酸 C.向试管中加入锌粒 D.干燥氢气 4.某学校兴趣小组在“探究土壤酸碱性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的实践活动中,测得土壤样品呈酸性,其测得结果可能是( ) A.pH=6 B.pH=7 C.pH=8 D.pH=9 5.下列离子能在pH=2的水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S、N、K+、OH- B.HC、Cl-、S、Na+ C.Cl-、N、K+、Na+ D.N、Cl-、OH-、K+ 6.中国丝绸有几千年的历史传承。古代染坊常用某种“碱剂”来处理丝绸,该“碱剂”可使丝绸颜色洁白、质感柔软,其主要成分是一种盐,这种“碱剂”可能是( ) A.食醋 B.烧碱 C.草木灰 D.生石灰 7.中和反应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下列应用与中和反应原理无关的是( ) A.氢氧化钠沾在皮肤上,用大量水冲洗后,再用硼酸处理 B.服用含Al(OH)3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C.用生石灰作干燥剂 D.用NaOH溶液洗涤石油产品中的残余硫酸 8.下列有关化肥或农药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硫酸铵属于氮肥,不能与碱性肥料混合施用 B.硝酸钾属于复合肥 C.农药有毒,应禁止施用 D.农药施用后,会通过农作物、农产品等发生转移 9.下列各组物质(或其主要成分)不能用同一化学式表示的是( ) A.石灰石、大理石 B.生石灰、苛性钠 C.熟石灰、消石灰 D.烧碱、火碱 10.将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混合,两者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阴、阳离子的总数目不变 B.反应前后溶剂质量不变 C.反应后溶液呈中性 D.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发生了变化 11.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硫酸铵和氯化铵 取样,分别加入熟石灰研磨后闻气味 B 鉴别硫酸铁溶液和硫酸亚铁溶液 观察颜色,浅绿色溶液为硫酸铁溶液,黄色溶液为硫酸亚铁溶液 C 检验氢氧化钠固体部分变质 取样,加入足量氢氧化钡溶液,过滤,滤液中加酚酞 D 分离二氧化锰和氯化钾固体 加入足量水溶解,过滤,洗涤滤渣、干燥,滤液蒸发结晶 12.如图表示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时,烧杯中溶液的pH随滴入液体体积的变化曲线及相关的实验操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实验胶头滴管中的液体是氢氧化钠溶液 B.当滴入液体体积为5 mL时,所得溶液呈酸性 C.当滴入液体体积为9 mL时,所得溶液中的溶质只有NaCl D.当滴入液体体积为7 mL时,盐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 13.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NaHCO3溶液与CaCl2溶液混合后发生的变化。常温下,向NaHCO3溶液中匀速滴加CaCl2溶液,pH传感器测得溶液的pH随时间变化如图乙所示。一段时间后,三颈烧瓶和试管中均有白色沉淀生成。已知CaCl2溶液呈中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aHCO3溶液显酸性 B.30 s时溶液显酸性的原因是CaCl2过量 C.三颈烧瓶中生成的白色沉淀为Ca(HCO3)2 D.实验表明:2NaHCO3+CaCl2CaCO3↓+CO2↑+2NaCl+H2O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55分) 二、填空简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除标注外,每空1分,共32分) 14.(9分)工业上用铝土矿(含有Al2O3、SiO2),不考虑其他杂质,制取金属铝的基本流程如图所示: (1)通过该流程可得出SiO2的性质是 (填字母)。 A.难溶于水       B.不能与稀硫酸反应        C.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