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伯牙鼓琴(《吕氏春秋》) 教材原文 重要词语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①在太山②,锺子期曰:“善哉③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④。”少选⑤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⑥。”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⑦。 ①志:心志,情志。②太山:泛指大山、高山。一说指东岳泰山。③善哉:好啊。④巍巍乎若太山:像大山一样高峻。巍巍,高大的样子。若,像。⑤少选:一会儿,不久。⑥汤(shāng)汤乎若流水:像流水一样浩荡。汤汤,水流大而急的样子。⑦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认为世上再没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了。 省略句 (伯牙)方鼓琴而志在太山(省略主语) 文章主旨:通过描写春秋时期伯牙与锺子期之间的故事,反映了朋友之间互相理解、互相欣赏的真友情,再现了音乐艺术的无穷魅力。 “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这一行为表现了什么?他为什么这么做? 2.书戴嵩画牛(北宋·苏轼) 教材原文 重要词语 蜀中有杜处士①,好书画,所宝②以百数。有戴嵩《牛》③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④,常以自随。 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⑤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⑥入两股⑦间,今乃⑧掉⑨尾而斗,谬⑩矣。”处士笑而然之 。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 ①处(chǔ)士:本指有德才而不愿去做官的人,后来也指未做过官的士人。②所宝:所珍藏的(书画)。③《牛》:指戴嵩画的《斗牛图》。④锦囊玉轴:用锦缎作画囊,用玉作画轴。 ⑤拊(fǔ)掌:拍手。⑥搐(chù):抽缩。⑦股:大腿。⑧乃:却。⑨掉:摆动,摇。⑩谬(miù):错误。牧童以为画中牛“掉尾而斗”是错误的。实际上牛相斗时,既有“尾搐入两股间”的情形,也有“掉尾而斗”者。 然之:认为他说得对。 1.判断句 此画斗牛也(“……也”表判断) 2.倒装句 有戴嵩《牛》一轴(定语后置,应为“有一轴戴嵩《牛》”) 3.处士笑而然之。(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对) 文章主旨:通过描写著名画家戴嵩的画遭到牧童的拍手大笑,暗含了实践出真知和艺术源于生活的深刻道理,也告诫人们不能迷信权威,要从客观实际出发,要因事求人,大家都有自己的特长。 《书戴嵩画牛》的结尾引用古语想说明什么道理? 【自查自纠】 1.伯牙鼓琴 这一行为充分表现了伯牙失去知音的巨大痛苦和不再弹琴的决绝态度。因为他“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认为世上再没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了。 2.书戴嵩画牛 耕种的事要问农民,纺织的事要问织工。遇事要向内行请教,要尊重常识和经验,而不应闭门造车,凭空臆想。 3.学 弈《孟子》 教材原文 重要词语 弈秋①,通国②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③;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④将至,思援⑤弓缴⑥而射之。虽与之⑦俱学,弗若⑧之矣。为⑨是其智弗若与⑩?曰:非然 也。 ①弈秋:“秋”是人名,因他善于下棋,所以称其为“弈秋”。弈(yì),下棋。②通国:全国。③惟弈秋之为听:只听弈秋的教诲。④鸿鹄(hú):指天鹅、大雁一类的鸟。⑤援:引,拉。⑥缴(zhuó):系在箭上的丝绳,这里指带有丝绳的箭,射出后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