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05660

第6课 隋唐时期的中外文化交流 课件(共21张PPT+视频)

日期:2025-05-04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73次 大小:3769707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6课,隋唐,时期,中外,文化交流,课件
  • cover
(课件网) 1、安史之乱 755-763年,安禄山与史思明发动叛乱,使唐朝的国势由盛转衰,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 2、黄巢起义 874-884年 ,中间建立了大齐政权,起义使唐朝受到致命打击。 3、907年朱温篡位唐朝灭亡。 4、五代十国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开国君主都是掌握兵权的武将。 第6课 隋唐时期的中外文化交流 课标:通过了解鉴真东渡、玄奘西行等史实,从中外文化交流等方面认识隋唐王朝在世界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带问自学 1.找出隋唐时期与日本、新罗、东罗马帝国、大食等国家之间的交往史事,知道鉴真东渡与玄奘西行,知道唐朝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 一、遣隋使和遣唐使 定义: 隋唐时期中日两国的交流非常频繁。日本派到中国的使团称“遣隋使”“遣唐使”。 阿倍仲麻吕,日本遣唐留学生之一。717年入唐。因“慕中国之风”而不肯离去,改名晁衡,留大唐 。770年,他在长安辞世,并埋葬于长安,时年72岁。 交流: 日本仿照唐朝的先进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包括中央官制、地方行政制度、律令制度、教育制度、经济制度等;唐朝的天文历法、文字、典籍、书画艺术、建筑艺术、社会风俗、佛教等传到日本。 中日文字对比 文字 唐朝服装 日本和服 服装 和同开珎 开元通宝 货币 建筑 奈 良 唐 招 提 寺 五台县佛光寺 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特点: 材料一:日本国,武德六年,遣使朝贡,高祖大悦,宴赐遣还,贞观五年,日本国遣唐使,并附僧数十人来学佛法。———《唐会要》卷一百。 材料二:从公元7世纪到9世纪,日本先后20次派遣遣唐使....四艘船至少有600人,但是最终能侥幸抵达中国的,可能只有150余人,少则两百 人,多则五六百人…… ———日本《大唐遣唐使展》 遣唐使团集中了当时日本外交、学术、科技、工艺、音乐、美术、航海等各方面的优秀人才。 时间长 次数多 人数多 人员素质高 二、鉴真东渡 姓名: 事件: 目的: 鉴真 先后六次东渡日本 向日本宣扬佛法 鉴真东渡日本,前后用了12年,随行人员中有36人献出生命,六次东渡,最后才成功。鉴真在日本10年,极受尊敬和爱戴。他主持修建的唐招提寺,以及寺内后人所塑的鉴真像,为日本一级国宝。 唐招提寺 次数 东渡状况 第一次 因弟子道航与如海和尚的矛盾,如海诬告道航私通海盗,船只没收 第二次 行驶到狼沟浦时,遭遇狂风,船只触礁,粮米浸湿,只能返回岸上 第三次 风浪大无法停泊,转向下屿山,在近乘名山遇到风浪,船只触礁沉没。 第四次 扬州弟子灵祜联合各寺僧众状告官府,阻止鉴真东渡 第五次 在振州等地停留,途中荣睿病逝,鉴真眼睛双目失明,弟子祥彦也病逝。 第六次 船队扬帆出海,虽遇风暴,但最终成功渡海。 思考:你从鉴真东渡的历程中能够学到什么精神?鉴真东渡又有什么意义? 意义:鉴真在日本传授佛法,还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对中日文化交流作出卓越贡献。 精神:坚持不懈,不忘初心 三、与新罗的交往 目的 贸易 学习唐朝先进文化 许多新罗商人来到中国经商,双方陆上和海上贸易往来都非常活跃。 文化 引入中国的医学、天文、历算等科技,建筑、艺术等受唐朝影响。朝鲜半岛的音乐也传入中国 新罗佛国寺 西安青龙寺 崔致远,朝鲜半岛新罗人,十二岁时入唐。初在长安就读,曾游历洛阳,874年进士及第。被淮南节度使高骈聘为幕府,后授职幕府都统巡官。二十八岁时以“国信使”身份东归新罗,是朝鲜国历史上第一位留下了个人文集的大学者、诗人,一向被朝鲜和韩国学术界尊奉为朝鲜半岛汉文学的开山鼻祖,有“东国儒宗”、“东国文学之祖”的称誉 秋夜雨中 (唐)崔致远 秋风惟苦吟,世路少知音。 窗外三更雨,灯前万里心。 四、玄奘西行 玄奘,唐代著名高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