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06649

10 *苏武传 课件(共39张PPT)

日期:2025-05-08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28次 大小:4179679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苏武,课件,39张,PPT
  • cover
(课件网) 苏 武 传 人教部编版 高中语文 选择性 必修 中册 学习目标 深入掌握班固的生平经历与《汉书》的相关背景知识,同时熟悉苏武的人生历程。 01 扎实学习文言知识,准确理解文章含义,清晰梳理文章的逻辑脉络。 02 赏析并领悟对比手法以及典型语言在塑造人物形象时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03 以苏武为榜样,学习他坚守的民族气节,着力培育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04 了解作者 班固 班固(32年—92年),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东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 班固出身儒学世家,其父班彪、伯父班嗣,皆为当时著名学者。班固一生著述颇丰。 作为史学家,《汉书》是继《史记》之后中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前四史”之一;作为辞赋家,班固是“汉赋四大家”之一,《两都赋》开创了京都赋的范例,列入《文选》第一篇;同时,班固还是经学理论家,他编辑撰成的《白虎通义》,集当时经学之大成,使谶纬神学理论化、法典化。 了解背景 公元前三世纪末期,中国出现了统一的封建制国家———秦,北方也形成了一个强大的奴隶制国家———匈奴,南北对峙,战争不断。由于秦末农民起义,汉族统治者无暇顾及民族战争。汉初以来,匈奴领袖冒顿单于以其“控弦之士”三十余万,东败东胡,北服丁灵,西逐大月氏,使“诸引弓之民,并为一家”,不断南侵。汉高祖刘邦率部亲征,却在公元前202年被围于平城,不得已只能忍辱和亲。经四朝六十多年,尤其是“文景之治”的休养生息之后,汉武帝凭借雄厚的国力,屡对匈奴用兵。秦末汉初,匈奴凭借强大军事力量,不断扩大控制地区。文景时代,武帝时,国力逐渐增强,多次与匈奴作战,取得了几次胜利后,转而重视结盟,指望解除匈奴对汉的威胁。恰好匈奴单于有意示好,于是派苏武出使与匈奴修好。天汉元年(公元前100年),苏武奉命出使匈奴被扣,匈奴多方威胁诱降未遂,又将他迁至北海(今贝加尔湖)边牧羊,苏武坚持十九年不屈。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因匈奴与汉和好,方被遣回朝,官典属国。决不背叛祖国的气节,流芳百世,传唱千古。 《苏武传》歌颂了苏武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的高尚气节。 本课关联知识点 孟仲季和伯仲叔季 古代贵族一夫多妻,如果长子是正妻所生用“伯”字,非正妻所生则用“孟”字,不过事实上似乎并不完全如此。 兄弟三人,则称“孟、仲、季”或者“伯、仲、季”。兄弟四人,称“伯、仲、叔、季”。如果是有五个兄弟就用:“伯、仲、叔、季、少”称呼。 此外“孟仲季”还可以表示季节:孟春为1月(正月)以此类推———孟春、仲春、季春,孟夏、仲夏、季夏,孟秋、仲秋、季秋,孟冬、仲冬、季冬。 东汉班固撰写,班固去世后,由其妹班昭和同乡马续完成. <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是古代传记文学名著.其中还收录了西汉大量的辞赋和散文,有总集的性质. 记录了汉高祖元年(前206)至王莽新地皇四年(23)共230年的历史,共100篇,分为十二帝纪、八表、十志、七十列传。 “前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作者 性质 《汉书(《前汉书》) 内容 “前四史” 按年月日有次序地记载史事的史书 以国家为编排顺序记载史事的史书 编年体 国别体 最早的编年体史书 《春秋》(孔子) 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 《左传》(左丘明) 最大的编年体史书 《资治通鉴》(司马光) 第一部国别体史书 《国语》左丘明 《战国策》(刘向编订) 了解苏武 苏武(前140年~前60年),杜陵(今陕西西安)人,西汉时期杰出的外交家,民族英雄。武帝时为郎。天汉元年(前100年)奉命以中郎将持节出使匈奴,被扣留。匈奴贵族多次威胁利诱,欲使其投降;后将他迁到北海边牧羊,扬言要公羊生子方可释放他回国。苏武历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