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七年级历史 一、选择题(每题2分, 共50分) 1 .距今约4300-4000 年的陶寺古城遗址中发现了有可能是观测天象,确定节气的观象台;汉武帝时期制定的《太初历》,首次把二十四节气纳入以指导农业生产活动;宋朝科学家沈括创制了历法“ 十二气历” ,用于安排农事。中国农历至今仍能指导农业生产。其发展历程印证了中华文化( ) A .兼收并蓄,博采众长B .源远流长,继承创新C .崇尚自然,天人合一D .成就辉煌,价值独特 2 .结构图是展示知识的一种形式,与下图空格处朝代相关的内容是( ) A .结束分裂,实现统一B .北魏改革,民族交融 C .贞观之治,开元盛世D .定都建康,开发江南 3 .《国史十六讲》中描述某历史时期的关键词有:“从李世民到武则天”、“盛唐气象:海纳百川的博大胸———、“东西方文明的交汇中心———长安”。据此推断这一时期的历史阶段特征是( ) A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B .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C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D .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4 .唐太宗把君主和百姓的关系比喻成舟与水的关系,强调“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下列举措能体现这一观念的是() A .减免农民租税B .加强军备建设C .拓展国家疆域D .加强君主专制 5 .《论佛骨表》中记载,韩愈曾针对佛教的兴盛上表唐宪宗说,佛教的流行使“乱亡相继,运祚不长” ,并指出“夫佛本夷狄之人,与中国言语不通,衣服殊制;口不言先王之法言,身不服先王之法服;不知君臣之义,父子之情” ,果断提出“以此骨付之有司,投诸水火,永绝根本。断天下之疑,绝万代之惑”。据此可知,韩愈主张( ) A .推行依法治国B .加强中央集权C .实行禁佛崇儒D .实行融佛尊儒 6 .如果你想知道唐朝人是怎样认识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的,你最好查阅我国古代哪部典籍() A.《日本书纪》B .《大唐西域记》C .《金刚经》D .《齐民要术》 7 .韩愈生活的时代,面临两个重大问题:一是藩镇割据,人心涣散消沉;二是宗教大盛,道教被立为国教,佛教也被大力提倡。为此他() A .强调“尊崇儒术” B .提出复兴儒家思想C .大力助推唐诗繁荣D .提出掌握客观规律 8 .《资治通鉴》中记载唐太宗曾有感而发,“否为官择人,他才是与。苟或不才,虽亲不用,如其有才,虽仇不弃。”这说明唐太宗() A .以人为本,仁政爱民B .勤于政事,虚心纳谏C .用人唯贤,知人善任D.制定法律,减少刑法9“诗史互证”是历史研究的方法之一。下列诗句能够印证唐朝盛世景象的是( ) A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李白《古风》) B .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杜甫《无家别》) C .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白居易《登观音台望城》) D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杜甫《忆昔》) 10 .下列选项中符合示意图中①处南方经济发展状况的是( ) A .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B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C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D .苏湖熟,天下足 11.周村古商城内有一座“状元府” ,其对面还有一条以“高升”“及第” 门楼为标志的古巷。与这些古建筑相关的制度是() A .分封制B .察举制C .刺史制D .科举制 12 .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出现在() A .北宋时期的四川地区B .南宋时期的四川地区 C .北宋时期的东京地区D .南宋时期的临安地区 13 .阅读材料获取关键词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小历同学写出的关键词:元朝、杂剧作家、《窦娥冤》。据此可知,他学习的历史人物是()。 A .李白B .苏轼C .马致远D .关汉卿 14 .全书网罗“善可为法,恶可为戒”的历史事实,以与历代朝政兴衰得失相关的政治、军事、民族关系为主要内容,是司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