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07484

江苏省南京市2025年中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突围———新中国外交 课件(25张PPT 内嵌视频)

日期:2025-05-05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18次 大小:3612455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新中国,视频,内嵌,PPT,25张,课件
  • cover
(课件网) “突围”--新中国外交 课前准备———常考点预览 新中国成立 1949 1953 周恩来率团访问印度和缅甸 1954 日内瓦会议 1955 万隆会议(亚非会议) 1971.4 乒乓外交 1971.7 基辛格访华 1971.10 第26届联合国大会 1972.2 尼克松访华 1972.9 中日建交 中美建交 1979 2013 提出一带一路倡议 2015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016 二十国集团领导人会议 2022 举办第24届冬奥会 2023 第三届一带一路高峰论坛 梳理新中国以来的外交成就 2001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突围”--新中国外交 50年代 70年代 新时代 不堪回首--旧中国的外交 1901-《辛丑条约》 1.选择一幅图片,作简单介绍。 2.用几个词语来形容中国近代的外交。 3.中国近代的外交为什么会这样? 袁世凯政府签订的“二十一条” 1919年召开巴黎和会 中国一百年来的外交史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清朝的西太后,北洋军阀袁世凯,国民党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呢?不学他们被动、懦弱……我们要有独立精神,要争取主动,没有畏惧,要有信心。 ———1949年11月8日周恩来在外交部成立大会发言 思考:从毛泽东和周恩来的讲话中可以看出,新中国成立后奉行怎样的外交政策? 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 ———1949年10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公告》 新中国成立后的外部环境 图一 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 图二 周恩来在万隆会议发言 任务 根据图片,结合所学,介绍我国五十年代的外交成就。 “突围”--找到共鸣 立于世界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是新中国外交政策从突出强调意识形态的“一边倒”,转向较多地考虑国家利益而开始走向务实的一个相当重要的标志。 ———杨奎松:《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史研究》 虽然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在60年前发表的,但它仍适用于当今的国际社会。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到了广大第三世界国家的认同,也被联合国所认可。今天依然没有过时。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研究员陈刚 探究 根据所学,结合材料,分析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影响。 ①标志着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②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影响,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突围”--找到共鸣 立于世界 巴基斯坦代表:我认为亚非人民当前的任务不是反对殖民主义、争取民族独立,而是同美国联合起来,反对共产主义。 探究 如何理解周恩来提出的“求同存异”? 我们应该承认,在亚非国家中是存在有不同的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的,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求同和团结。……在我们中间有无求同的基础呢 有的。那就是亚非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以来都曾经受过、并且现在仍在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这是我们大家都承认的。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 ———周恩来《在亚非会议上的发言》 遭遇相同:曾遭受帝国主义侵略 任务相同:维护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 “突围”--找到共鸣 立于世界 异:思想意识不同,社会制度不同 “我认为亚非人民当前的任务不是反对殖民主义、争取民族独立,而是同美国联合起来,反对共产主义。” ———巴基斯坦代表在万隆会议上的发言。 探究 假如你作为新中国的外交官会如何起草万隆会议发言稿呢? “突围”--找到共鸣 立于世界 各位代表: 听了许多代表团团长的一些发言之后,我愿意补充说这几句话,中国代表团是来求_____的而不是吵架的,我们中间有无求同的基础呢?有的,我们都_____(同),我们之间也有不同之处,_____(异),对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