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07991

8.1《薪火相传的传统美德》教学设计

日期:2025-05-05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23次 大小:28290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薪火相传的传统美德,教学设计
  • cover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道德与法治 8.1《薪火相传的传统美德》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是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八课的首框内容,从教材编排来看,它是在学生初步了解青春期身心变化、自尊自信自强等内容后,将视野拓展至中华民族历史文化,旨在引导学生认识中华传统美德。教材开篇阐述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点明其重要地位,随后从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精忠报国、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四个方面阐述其内涵。内容编排从学生熟悉场景出发,利于学生理解与接受,为后续学习如何践行传统美德奠定基础。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具备一定的认知和思考能力,但对中华传统美德的系统性认知不足。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接触过传统美德相关事例,如尊老爱幼、诚信友善等,但理解较为零散、表面,缺乏深入思考与践行主动性。部分学生因社会多元文化冲击,对传统美德的认同感有所弱化。同时,该年龄段学生具有较强的可塑性,渴望展现自我价值,教师可通过创设情境、开展实践活动等方式,引导其深入理解传统美德内涵,激发传承热情与践行意愿。 三、核心素养目标 道德修养:系统学习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等荣辱观念,将其作为做人处世准则,结合生活实际案例分析,树立正确道德认知与情感,提升自身道德修养。 健全人格:以传统美德滋养心灵,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的心态,塑造崇德向善、勇于担当的健全人格。 责任意识:深刻领会中华传统美德 “明伦”“尽责” 要求,明白自身对家庭、社会、国家责任,树立担当意识,以实际行动为国家、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深入理解中华传统美德的丰富内涵,明确其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将传统美德与现实生活相结合,真正从内心认同传统美德,并转化为实际行动,解决在传承和践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惑。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先请大家看一段特别的视频!(播放公益广告《筷子篇》,展现用筷子教孩子礼仪、传递关爱等温馨画面)视频中,小小的筷子承载着尊老爱幼、文明用餐等诸多美好。其实,这些美好正是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传统美德。从古至今,孔融让梨的谦让、岳飞精忠报国的赤诚,无数故事都彰显着传统美德的魅力。它们像璀璨星辰,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瑰宝。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薪火相传的传统美德》,探寻其中的奥秘。 、新课讲授 一、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 教师讲解: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资源,熔铸了中华民族坚定的民族志向、高尚的民族品格和远大的民族理想,是世代相传的民族智慧,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精神力量。 展示资料:展示古代中国在科技、文化、艺术等领域取得的辉煌成就,以及这些成就背后体现的传统美德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推动作用;呈现近代中国在抵御外敌、争取民族独立过程中,中华儿女凭借传统美德凝聚力量、奋勇抗争的事例。引导学生思考传统美德在中华民族发展历程中的作用,组织学生进行简单交流分享。 总结: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丰富道德理念和规范,体现着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方式。 ②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世代相传的民族智慧,是中华民族走向未来的宝贵精神财富。 二、中华传统美德的丰富内涵 1.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展示“黄香温席”的故事视频,引导学生思考黄香的行为体现了怎样的品德,组织学生讨论在现代生活中,我们可以如何践行孝悌之道;结合生活中诚实守信和失信的案例,分析诚信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