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课 “开元盛世” 【学习目标】 1.通过了解“开元盛世”,知道唐朝兴盛的原因。 2.从经济方面认识隋唐王朝在世界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重难点】 1.重点:“开元盛世”。 2.难点:分析唐朝兴盛的原因;认识隋唐王朝在世界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考点知识归纳】 速记点8、盛世局面的出现(唐玄宗在位的前期) 1.统治措施:唐玄宗即位以后,稳定政局,励精图治,重用贤能(姚崇和宋璟)。实行改革,整顿吏治,裁减冗员;发展经济,改革税制;注重文教,编修经籍。 2.表现:唐玄宗在位的前期,年号为“开元”,当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库充盈,唐朝的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了鼎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速记点9、经济的繁荣 1.农业:统治者重视发展农业:垦田面积不断扩大;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曲辕犁、筒车);兴修水利工程。 2.手工业:纺织业:花色品种多,技术高超(蜀锦)。陶瓷业:越窑青瓷如冰如玉、邢窑白瓷类雪似银、唐三彩造型精美,色彩亮丽。造船业、矿冶业、造纸业。 3.商业繁荣:表现:水路交通发达,贸易往来频繁,出现繁华大都市(长安,洛阳,扬州,成都)。 速记点10、国际大都市长安 1.长安城特点:布局严整对称;街道宽敞整齐;商业繁荣(东西两市是商业区)。 2.长安城地位: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交往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会。 【课堂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下表可用来说明唐朝的兴盛得益于( ) 时期 政治措施 唐太宗时期 完善三省六部制 武则天时期 创立殿试制度 唐玄宗时期 改革税制和兵制 A.皇权的平稳更替 B.选官方式的调整 C.制度的创新发展 D.开放的社会风气 2.下图体现了魏晋以来( ) 河南鲁山窑花瓷腰鼓。腰鼓是由西域传入中原的一种木腔乐器, 历经两晋、南北朝、隋,被 唐乐吸收,制成了具有中原特色的 陶瓷腰鼓 A.对外贸易的繁荣 B.商品经济的发展 C.政治体制的改革 D.民族文化的交融 3.“衣冠”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对士族门阀的代称。但到了唐朝中期,朝廷规定只有科举出身尤其是进士出身者,才可以称“衣冠户”,并且此类户口可“免一门差徭”。这一现象反映了唐朝时期( ) A.门阀士族地位巩固 B.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强化 C.科举制的显著影响 D.重文轻武政策全面推行 4.为研究中国古代治世局面的出现,小历梳理了以下内容。通过这些内容可得出治世局面出现的共同原因是( ) 时期 光武帝统治时期 唐太宗统治时期 唐玄宗统治前期 统治 措施 释放奴婢、还兵为农;薄赋敛,省刑法;兴修水利,垦辟土地 使被迫卖身的奴婢归农;中央政权中设置专门管理全国和京城井渠的官吏 打击豪门士族,解放劳动力;制订经济改革措施 治世 局面 牛马放牧,邑门不闭 民物蕃息 河清海晏,物殷俗阜 A.统治者注重生产 B.生产环境安定 C.百姓的辛勤劳动 D.社会经济繁荣 5.唐代诗人徐来军的《调笑令》词:“翻倒,翻倒,喝得醉来吐掉。转来转去自行,千匝万匝未停,停未,停未。禾苗持我灌醉。”它描述的是下列哪一生产工具 ( ) A. B. C. D. 6.九年级(1)班同学聚焦“唐三彩”开展项目化学习活动,张丽同学准备以制作文物名片的方式展示学习成果。下面她整理的文字材料适合解读左边文物的( ) 名称:三彩载乐骆驼俑 馆藏:陕西历史博物馆 骆驼站在长方形底座上,引颈长嘶,驼背上的驮架为一平台,铺有色彩斑斓的毛毯,共有八名乐手。其中七名男乐手身着汉服,手持胡人不同乐器,面朝外盘腿坐着演奏,中间有一位梳着唐朝妇女典型发型的女子正在歌唱。唐代艺术家用浪漫的手法将舞台设置在驼背上,可谓匠心独具。 A.史学价值 B.科学价值 C.实用价值 D.艺术价值 7.唐朝经济繁荣,留下了一些珍贵的艺术品。下面三件藏品能够折射出唐朝( ) 邢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