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陕西省2024-2025学年初中七年级历史下学期中模拟卷 一、选择题 1.苏轼讲:“隋室虽祚短运促,然其国计之富足,每为治史者所艳称(赞美)。”苏轼认为隋朝的历史阶段特征是( ) A.开创了大一统局面 B.国力强盛,国运短暂 C.出现了民族大交融 D.政权并立,江南发展 2.西安“大唐不夜城”景区今年广受好评的“盛唐密盒”节目,让唐 朝名臣“房玄龄”和“杜如晦”出现在游客面前,幽默的问答互动让 观众忍俊不禁。这两位名臣生活在下列哪一历史时期( ) A.文景之治 B.康乾盛世 C.开元盛世 D.贞观之治 3.《贞观政委》记载:“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百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反映了唐太宗的治国理念是( ) A.重视人民力量 B.注重选贤任能 C.注意整顿吏治 D.重视生产发展 4.诗史互证。下面两首诗反映了唐玄宗统治前后期的社会状况,其转折点是( ) 《忆昔二首》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无家别》 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 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 A.开元盛世 B.安史之乱 C.黄巢起义 D.陈桥兵变 5.下列史实中,能够反映出唐朝时期民族交往与交融的有( ) ①封回纥首领为怀仁可汗 ②唐太宗被周边的少数民族尊奉为“天可汗” ③遣唐使来华学习 ④封渤海国首领为渤海郡王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6.杰出历史人物推动历史的发展,下图中的两位僧人发挥的共同作用是( ) A.加强了中日友好关系 B.密切了唐与新罗的往来 C.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 D.使佛教开始在中国传播 7.唐代杰出的医学家孙思邈医术高超,医德高尚,被誉为“药王”,他认为“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于是结合个人经验撰成医学巨著( ) A.《金刚经》 B.《千金方》 C.《唐本草》 D.《黄帝内经》 8.王安石变法的主要举措中,实施募役法和方田均税法的共同目的是( ) A.促进农业发展 B.增加政府收入 C.提高军队实力 D.减轻农民负担 9.宋与辽在边界开设榷场,榷场的贸易量很大,北宋每年从榷场购买数万只羊,有一年辽发生旱灾,购买了北宋官仓两万石粮食。这说明( ) A.边界贸易有利于双方经济发展 B.民族政权逐渐衰落 C.辽国在军事上对北宋取得优势 D.中原地区畜牧业发达 10.辽宋夏金时期,契丹、党项、女真都模仿汉字创造了本民族文字。据此可推知,这一时期( ) A.国家统一有利于推动文化的发展 B.汉字的发展具有较强的包容性 C.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和交流的频繁 D.各政权审美呈现世俗化趋势 11.小秦同学在学习某民族兴衰史时收集到一首歌谣:“兴东北,建大金;占辽朝,灭北宋;战南宋,归元兵。”据此推断,小秦同学研究的民族是( ) A.女真族 B.回族 C.鲜卑族 D.氐族 12.元朝疆域“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为了有效治理如此辽阔的疆域,元朝创立了( ) A.行省制 B.科举制 C.郡县制 D.分封制 二、综合题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政治上看,隋代开运河是想通过运河直达江淮,加强东都洛阳与江南地区的联系。从经济上看,必须转运南方的物资。通过陆路转运运输量不大,费用又高,不是最好的办法。……大运河的开通,对加强隋朝时期南北地区政治、经济的交流,都有重要的作用。这也成为了隋朝的时代印记。 ———摘编自朱绍侯等主编《中国古代史·上册》 (1)依据材料一,概括隋朝开凿大运河的目的。 材料二 唐长安城设东、西两市,两市各占两坊之地,各行各业应有尽有,是当时长安城商业活动的中心。据记载,当时西市有大衣行、秤行、绢行、鱼行、笔行、药材肆等,东市有铁行、肉行、金银行等许多行业,店铺很多。西市还专门设有“波斯邸”“胡姬酒肆”“收宝胡商”等。 ———摘编自曹尔琴《唐长安的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