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县五中学区2025年春初中七年级历史学科半期定时训练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1卷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I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试卷自己保存。 第I卷选择题(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本题共计25题共50分) 1. 下面是某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史时制作的一段政权更迭的年代标尺,其中②处建立的朝代及其建立者是() A. 隋朝、杨广 B. 隋朝、杨坚 C. 秦朝、嬴政 D. 唐朝、李渊 2. 孙中山曾说:“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他所说的这种考试制度在我国正式诞生于( ) A. 隋文帝时期 B. 隋炀帝时期 C. 唐太宗时期 D. 武则天时期 3. 隋朝开凿的大运河的中心是() A. 江都 B. 洛阳 C. 涿郡 D. 余杭 4. 唐朝在我国古代史上出现了多个繁盛局面。其中起“上承贞观,下启开元”作用的皇帝是() A. 唐高祖 B. 唐太宗 C. 武则天 D. 唐玄宗 5.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下列皇帝最能秉持这一理念的是() A. 唐高祖 B. 唐太宗 C. 武则天 D. 唐玄宗 6. 毛泽东曾说:“唐明皇(唐玄宗)不会做皇帝,前半辈会做,后半辈不会做。”说“前半辈会做”是基于他统治前期的( ) A. 贞观之治 B. 开元盛世 C. 安史之乱 D. 藩镇割据 7. 某历史兴趣小组在探究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出现的共同原因时,提出了以下意见。其中正确的是 ①都是在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时出现的②统治者都注重调整统治政策 ③都在思想文化上实行高压政策④都重视用人 A. ①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8. 唐朝被称为“诗仙”、“诗圣”的是 ①李白 ②阎立本 ③杜甫 ④白居易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③ 9. 历史上打破长安繁荣太平局面,标志着唐朝国势由盛转衰的大事是() A. 盘庚迁殷 B. 开元盛世 C. 安史之乱 D. 巨鹿之战 10. “大盗既灭,而武夫战卒以功起行阵,列为侯王者,皆除节度使。由是方镇相望于内地,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犹兼三四。”这反映了唐朝时期出现的局面是() A. 藩镇割据 B. 宦官专权 C. 黄巢起义 D. 安史之乱 11. 藏族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其祖先在唐朝时被称为() A. 突厥 B. 吐蕃 C. 匈奴 D. 回纥 12. 学习了隋唐的历史后,某同学对隋唐史进行了总结,其中与历史较吻合的是() A. 中华文明的起源 B. 统一国家的建立 C.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D. 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13. 下面两幅图是唐朝出现的新型工具。它们运用于() A. 农业 B. 工业 C. 商业 D. 交通 14. 下面图片体现的主题是 A. 古代经济重心南移 B. 唐代的对外交往 C. 唐朝的建筑成就 D. 唐朝的经济繁荣 15. 如图是中国历史纪年表(隋至清),图中的处应是 A. 后周 B. 北魏 C. 陈 D. 金 16. “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对峙局面形成。”签署“盟书”的两个政权是 A. 北宋和辽 B. 北宋和西夏 C. 南宋和金 D南宋和西夏 17. 中国古代南北方人口总数及所占比例对照表 朝代 南方 北方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西汉 2470685 198% 9985785 80.2% 唐代 3920415 43.2% 5148529 568% 北宋 11224760 62.9% 6624296 37.1% 据上表可知( ) A. 南方的生产技术比北方先进 B. 经济重心南移是历史发展的趋势 C. 北方的人口增长率比南方高 D. 人口迁移促使新的民族回族形成 18. 有学者指出,经济重心的南移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一个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