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昆山市南星渎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满分50分,时间50分钟) 一、选择题(共24题,每题1分,共24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隋朝大运河是利用了黄河南北水流的自然地形趋势,在已有天然河道和古运河基础上开凿的。”材料主要说明运河的开通( ) A.耗费大量人力物力 B.促进南北经济交流 C.体现因地制宜原则 D.导致隋朝迅速灭亡 2.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主流。结束南北朝长期分裂局面,又一次实现全国统一的关键人物是( ) A.嬴政 B.杨坚 C.杨广 D.李世民 3.隋的统一,结束了长期分裂局面,顺应了民族交融的大趋势,进一步促进了南北方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上述材料描述了隋统一的( ) A.背景 B.经过 C.原因 D.影响 4.有学者指出直到唐代,政治乃至社会运行的中坚仍是名门贵胄,世家大族影响力仍不可小觑,但是到了北宋,这一局面则不复存在,反而寒门庶族出身的精英成为社会的主导。这一变化反映出( ) A.选官制度的发展 B.贵族特权的消失 C.中央集权的强化 D.社会阶层的固化 5.小历同学在学完《隋朝的统一与灭亡》后,整理了隋炀帝时期的一系列数据,由这些数据可以看出隋朝灭亡的原因有( ) 时间 事件 征发民力 605年﹣606年 营建东都洛阳 每月用工约200万人 607年﹣608年 东修长城 先后征夫约120万人 612年﹣614年 三次亲征高丽 出兵共计约300万人 A.劳役沉重,民不聊生 B.政治腐败,官吏无能 C.民族压迫,矛盾尖锐 D.藩镇割据,武将专权 6.唐代柳宗元认为宇宙是由混沌的、运动着的元气构成的,天地万物的运动变化,都是元气“自动自休,自峙自流,是恶乎与我谋,自斗自竭,自崩自缺”的结果。他认为天地、元气、阴阳都是物质的,没有什么意志。柳宗元这一观点( ) A.开启了古代思想理性化 B.肯定文以载道的古文运动 C.可为反佛思想提供依据 D.深受道家唯心思想的影响 7.隋唐时,中国选官制度出现重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这一制度是( ) A.三公九卿制 B.科举制 C.三省六部制 D.察举制 8.隋唐时期,“庶族希望靠科举制而发家,士族希望靠科举制而保持地位。如果庶族没能科举中第,家族就会继续贫困;如果士族没能科举中第,家族就会没落。”由此可见,科举制( ) A.加强了君主专制 B.阻止了世家子弟的入仕 C.促进了教育发展 D.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 9.它被称为“中世纪最伟大的都城”,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会,其建筑布局被诗人描述为“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这座城市是( ) A.隋东都洛阳 B.唐长安城 C.北宋开封 D.元大都 10.“如果说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一个乐章,那么他在位时开创的这一局面就是乐章里的最强音。”据此判断,这里的“他”是( ) A.唐太宗 B.唐高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11.由“安史之乱、藩镇割据、宦官专权、黄巢起义”这些事件和现象,可判断历史发展的走向是( ) A.皇权削弱 B.诸侯林立 C.王朝衰亡 D.闭关自守 12.大运河漕运的发达,使饮茶习俗传到了临涣,并使淮北地区逐渐形成了米面结合的饮食习惯,烧饼等特色饮食通过运河也传播到其他地区。这主要体现了大运河( ) A.维护了国家安定统一 B.加强了区域文化交流 C.消除了南北方的差异 D.促进了中外友好交往 13.《宋史》中曾多次记载:如果文官犯了错会被贬为武职,朝廷出现“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的场面。据此可知,宋朝( ) A.文臣才能略高于武将 B.社会阶层的流动加强 C.轻视军队建设和军备 D.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 14.“大宋王朝从这里走来。”这是河南封丘县陈桥驿文化旅游宣传词。与该宣传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