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河南省中考模拟第一次调研测试 历史试题卷 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考试时间50分钟,满分50分。考生应首先阅读答题卡上的文字信息,然后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交卷时只交答题卡。 2.开卷考试,可查阅参考资料,但应独立答题,禁止讨论、交流资料等行为。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小题,20分) 1.距今约5000年左右,黄河、长江、西辽河流域都发展出多具特色的史前文明,并在不断交流和融合。这使得中华文明的起源、形成和发展具有的明显特征是( ) A.源远流长 B.成就辉煌 C.多元一体 D.单线发展 2.如图是甲骨文“家”的演变过程,“一”代表房屋,“豕”代表猪,表示屋里养着一头大腹便便的猪,对古人来说,圈养的生猪能提供稳定的食物来源。由此判断( ) A.文字诞生与农业文明关系密切 B.甲骨文是我国体系成熟的文字 C.早期文明源于畜牧业的发展 D.定居生活推动早期文字出现 3.如表反映了战国时期思想家们的共同思想( ) 《孟子》 (天下)“定于一” 《韩非子》 “一匡天下” 《荀子》 “一天下,财万物,长养人民,兼利天下” A.主张国家统一 B.以人为本 C.加强中央集权 D.无为而治 4.金缕玉衣是汉代规格最高的丧葬殓服,但考古学者在多处汉代诸侯王墓中发掘出近2500块玉片、1100多克金丝制作的金缕玉衣。这说明汉初( ) A.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B.诸侯王国实力强大 C.地方豪强势力削弱 D.统治集团奢侈浮华 5.杜甫的诗由于反映历史的真实情况,故有“诗史”之称。以下诗句描写了唐朝夔州的( ) 煮井为盐山速,烧畲(shē开荒种地)度地偏。 ———杜甫《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 A.生产状况 B.地理位置 C.商业贸易 D.文化景观 6.文旅融合唤醒城市记忆。下列城市名片可以唤醒北宋都城记忆的是( ) A.秦俑故乡,丝路源头 B.繁华汴水,精彩东京 C.六朝古都,金陵风韵 D.千古宋城,梦回临安 7.丝绸之路见证了路上“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绝于———的盛况也见证了海上“舶交海中,不知其数”的繁华。元朝时,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均有了进一步发展,这( ) A.加速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B.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C.奠定了行省制度的基础 D.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理 8.思维导图是一种有效的学习工具,对历史学习有独特价值。下图是某学生绘制的思维导图,空白处应填的关键词是( ) A.思想控制 B.经济发展 C.边疆管理 D.君主专制 9.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英法列强认为保护大清的统治有利于维护自己的利益,于是他们开始彻底倒向清军。英法不仅出售先进的来复枪给清军,派人帮助训练清军,甚至直接派兵参战,让太平军吃了不少苦头。这说明太平天国运动( ) A.具有反封建反侵略双重性质 B.拥有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决心 C.坚决打击英法列强嚣张气焰 D.开启了近代思想潮流的闸门 10.从19世纪末期开始,第一批具有近代意义的知识分子已经出现。这些人,或脱胎于洋务运动,或惊醒于民族危机……为广开中国的民智而介绍西方的社会科学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材料反映了( ) A.辛亥革命打开了中国进步的闸门 B.维新变法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C.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的技术 D.新文化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11.全民族抗战爆发后,国民党流行着“亡国论”和“速胜论”两种思潮。下列著作中驳斥了上述错误观点,并阐明中国共产党抗战战略总方针的是( ) A.《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B.《论持久战》 C.《论联合政府》 D.《论十大关系》 12.历史学家中鸣岭雄在“外交关系:从朝鲜战争到万隆路线”一文中总结到:这不是充分叙述朝鲜战争的地方。但是,由于中国人民志愿军给人印象深刻的表现,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为一个应予以重视的军事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