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09624

辽宁省辽阳市2024—2025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九年级道德与法治,历史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5-05-14 科目:文理综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90次 大小:182236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辽宁省,道德,答案,试题,历史,法治
  • cover
2024—2025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试卷 (本试卷共19小题 试卷满分70分 道德与法治和历史考试时长共150分钟) ※考生注意: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各题目规定答题区域内作答,在本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一部分 选择题 (共30分) 本部分共包括15小题,每小题2分。下列每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选项。 1.2024年7月15日至18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全会高度评价新时代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的成功实践和伟大成就。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之所以能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始终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能够 ①极大增强社会发展活力 ②极大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③极大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 ④彻底改变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从南湖小小红船到领航中国的“巍巍巨轮”,党创造了非凡业绩。站在新的起点上,中国共产党初心如磐,使命在肩。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是 A.带领中国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C.把我国建设成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D.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3.2024年11月5日至10日,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成功举办。以人工智能(AI)为代表的未来科技新风在博览会上加速涌动。 “人工智能+”遍地开花,AI应用场景持续拓展,赋能千行百业、助力美好生活之势尽显。这表明 A.创新让人民的生活更加美好 B.人工智能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C.创新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D.创新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 九年道德与法治 第1页(共8页) 4.2024年9月9日至10日,全国教育大会在北京召开,这是时隔6年召开的新时代第二次全国教育大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上强调,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朝着建成教育强国战略目标扎实迈进。国家高度重视教育是基于 ①教育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 ②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③教育已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④教育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5.2024年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过去 70年的历史已经雄辩地证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我国国情和实际、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性质、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好制度,是能够有效凝聚全体人民力量一道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好制度,具有强大生命力和显著优越性。下列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②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 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掌握国家政权、行使权力的根本途径 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强调通过充分协商,求同存异,画出最大同心圆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6. 下列“微行为”的“微点评”,对应正确的是 序号 微行为 微点评 ① 张某参加当地县政府举行的网络评议政府活动 参与民主决策 ② 李某打便民服务热线反映无障碍设施占用现象 参与民主监督 ③ 政协委员刘某提交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议案 参与民主协商 ④ 王某在市污水处理费调整听证会上提个人意见 参与民主选举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九年道德与法治 第2页(共8页) 7.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著作中,常常引用古代典籍中的经典名句,用中国经典讲“中国经验”,以中国道理说“中国道路”。以下习近平总书记的用典旨在强调 A.政府必须做到仁爱为民 B.法治比德治更加重要 C.法治要求实行良法之治 D.法治要求严格执行法律 8.孟子曰:“辞让之心,礼之端也。”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机动车行经人行横道时,应当减速行驶或停车让行。斑马线前礼让行人是“礼”更是“法”。从法律和道德的关系看,材料体现了 A.文明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