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11230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1单元4望海潮(东南形胜)扬州慢(淮左名都)课件(共107张PPT)+练习含答案(教师用)

日期:2025-05-17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0次 大小:328181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人教,教师,答案,练习,PPT,107张
    第一单元 4. 一、语言文字运用 1.下面对词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烟柳画桥     烟柳:雾气笼罩着的柳树。 B.渐黄昏    渐:渐渐。 C.东南形胜    形胜:地理形势极佳之处。 D.羌管弄晴    弄:吹奏 【解析】 渐:接近,趋向。 【答案】 B 2.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句是(  ) A.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B.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C.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D.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解析】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答案】 C 3.下列诗句所用表现手法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 A.清角吹寒,都在空城———虚实结合,写出了战后扬州城的荒凉破败。 B.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对仗工稳,情韵悠扬,互文见义。 C.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铺叙手法,略带夸张。 D.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烘托出西湖之美,照应开头。 【解析】———清角吹寒,都在空城”应为以声衬静。 【答案】 A 4.与“波心荡,冷月无声”所用的表现手法不同的一项是(  ) A.杏花春雨江南 B.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C.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D.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解析】 C项,为直接抒情,其他三项和“波心荡,冷月无声”一样都是融情入景的写法。 【答案】 C 5.下面有关宋词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最早起源于民间,后来文人依照乐谱声律节拍而写新词,叫做“填词”或“依声”。词又称曲子词、乐府、乐章、长短句、诗余、琴趣等。 B.词有词牌,即曲调。词的结构分片或阕,不分片的为单调,分两片的为双调,分三片的称三叠。依其字数的多少,又有“小令”“中调”“长调”之分。 C.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光辉夺目的一颗巨钻。她以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丰神,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妍,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都代表一代文学之胜。 D.宋词是继唐诗之后的又一种文学体裁,基本分为婉约派和豪放派两大类。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有李清照、秦观、陈亮等。豪放派的代表人物有辛弃疾、苏轼、柳永等。 【解析】 陈亮属于豪放派,柳永属于婉约派。 【答案】 D 6.分析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在语言运用与表达效果上有什么特点。 梁衡的语言瓷实且不缺乏弹性,诗化的意象里充满睿智的妙语,含着耐人咀嚼的理趣之美。他创设出了各种美妙的意境,如《把栏杆拍遍》中形容辛弃疾,“他只有一块心病:金瓯缺,月未圆,山河碎,心不安。”不仅能让人在跳跃中快乐地阅读,还可抑扬顿挫地浅吟低唱。梁衡还善于联想,想象,使文章生动,传神。如《读韩愈》中这样描写韩愈:“他长须弓背双手托着一封奏折,一步一颤地走上大殿,然后又单人瘦马,形影相吊地走向海边天涯。”梁衡丰富的想象力,加之形象地描绘,使读者仿佛看到了当年韩愈在路上孤寂的身影。 梁衡作品中的人物大都带有浓郁的悲剧色彩。诸葛亮、韩愈、范仲淹、柳永、辛弃疾、李清照、林则徐、瞿秋白、彭德怀、张闻天……他们有时身处命运的逆流却能在逆境中奋起,他们的人生经历让人在感叹唏嘘之外,更体会一种悲壮之美。书中,梁衡善于用如刀之笔,剖析一个个孤独英雄的灵魂,指出了他们在历史坐标系中应有的位置。他常说:“复杂的背景,跌宕的生活,严酷的环境,悲剧式的结局更能考验和拷问一个人的人格。”此刻,困厄对于英雄具有转折性的意义,它能凸现英雄、伟人人格中的悲壮之美。 【答案】———如刀”之笔,比喻修辞,语言形象具体化,它形象地描述了作者的文字能力,如同用刀一样锐利、准确和深入。②梁衡运笔如刀,精准有力,刻画人物以“复杂的背景,跌宕的生活,严酷的环境,悲剧式的结局”,来揭示凸现人格。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