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12025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第八单元 习作:漫画的启示 同步课件 +教学设计 +学习任务单

日期:2025-05-11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34次 大小:1518309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统编,画的,任务,学习,教学设计,课件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语文学科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习作:漫画的启示教学设计 课题 习作:漫画的启示 单元 第八单元 学科 语文 年级 五年级 核心素养 目标 1.能清晰地描述漫画的内容。 2.能结合标题或提示语,联系生活实际,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明确从漫画中获得的启示。 重难点 能准确地描述漫画的幽默之处和从中获得的启示。 教学过程 一:漫画引入,激发兴趣 1.交流展示,认识漫画。 (1)教师展示教材第一幅漫画《植树与乘凉》,并邀请学生观察并描述其中的内容。 预设:画面中一个人拿着水壶来为小树浇水,另一个人坐在小树下面,铁锹放在一边。拿水壶的人问:“你干什么?”坐着的人回答:“等着乘凉。” (2)教师提问:请根据漫画的标题或简单的文字提示,结合生活中的人或事,思考漫画的含义,并分享你从中获得的启示。 预设:不要光指望别人,不能坐享其成、不求上进,干等着不如自己努力去做。 2.漫画与其他图画的区别 (1)提问学生:“漫画和其他图画有什么不同呢?”引导学生回答并总结。 (2)教师总结:“漫画是一种具有强烈讽刺性或批评性的图画。画家从生活现象中取材,通过夸张、比喻、象征等手法,来讽刺、批评或表扬某些人和事。” 3.学会欣赏漫画。 欣赏漫画是有技巧的,请同学们分享你们平时是如何欣赏漫画的。 预设: (1)关注标题。标题是漫画的眼睛,只有将标题与漫画内容结合,才能明确漫画寓意。 (2)观察内容。漫画中的每个细节都对表达寓意有提示作用。我们可以先整体观察,说清楚漫画的主要内容,再观察画面的细节部分,试着猜测人物内心的想法。 (3)发现提示。例如,在第一幅漫画中的对话:“你在干什么?”“等着乘凉。”试着思考对话中隐含的意思。这是我们领悟漫画寓意的关键。 (4)关注主题。主题就是作者想要表达的内容,也就是一幅漫画最夸张之处在哪里。 二:分析漫画,展开联想 1.观察描述漫画内容。 (1)教师展示华君武的另一幅漫画《假文盲》,并请学生仔细观察。 (2)教师提问:什么是文盲?那么“假文盲”又是什么意思?为什么有人会假装文盲?我们先仔细观察一下漫画。 (3)请同学们观察并描述漫画画的是什么内容。 预设:在一个冬天的早晨,一个写有“母子上车处”的专用通道挤占了几个高大、年轻力壮的男子,而一位抱着幼子的弱小的母亲只能站在母子上车处之外。车站的牌子上明明写着“母子上车处”,那几个壮汉却视而不见,稳稳当当地站在那儿。 2.抓住细节描写。 (1)教师提供两个例子,让学生分析哪个更生动有趣,为什么? ①站在最前面的那个人,穿着黄皮大衣、长裤和皮鞋,好似一位位高权重的官员。他微微睁开的眼睛,好似鼠目,连离他仅一拳之隔的牌子都看不见,这视力那是相当的“好”哇! ②站在最前面的那个人,低着头微睁着眼睛,好像在沉思。 预设:第1句话精彩一些,抓住了站在最前面的那个人的外貌和神态进行描写。 (2)教师小结:通过外貌、神态、动作和心理活动等细节描写,可以让画面上的人物更加生动。 3.学习对比手法。 (1)提问:画家在突出这一群假文盲的时候,运用了什么手法?引导学生回答和总结。 预设:对比,把一群高大健壮的假文盲与瘦小可怜的母子对比,形成视觉冲击。 (2)教师总结:对比的手法不仅适用于漫画,同样也适用于我们的习作,我们在描写人物的时候也可以运用对比的手法。 4.实践运用,描写人物。 引导学生在漫画《假文盲》中选择一个人物,写一个人物描写的片段。注意用上细节描写,使用对比、夸张等修辞手法。 5.教师小结:刚才我们先概括了整个画面,再具体描绘了画面中的人物。现在你们看懂这幅漫画了吗? 三:联系生活,得到启示 1.揭示图意。 引导学生根据《假文盲》这幅漫画的标题或简单的文字提示,联系生活中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