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13684

部编版2024-2025学年四年级语文下册第5单元主题阅读(答题技巧+精选阅读) (含答案)

日期:2025-05-10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18次 大小:189820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阅读,精选,技巧,答题,主题,编版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四单元 《美景妙笔》主题阅读 【语文要素】 语文要素:了解文章按一定顺序写景物的方法。 【阅读要素方法点拨】 技法 突破点 解答示例 技法一: 了解按照景物变化的顺序写景。 1.借助关键词,感悟景物的变化。 《海上日出》中,我们可以抓住“一片浅蓝”“一道红霞”“红是真红”“红得非常可爱”等词语,体会日出时的颜色是怎样逐渐变化的。 2.了解作者是怎样写出景物的变化的 。 《海上日出》中,我们可以抓住“出现小半边脸”“努力上升”“冲 破了云霞”“跳出了海面”等形态变化的描写,体会作者是怎样写日出过程中景物的变化的。 技法二: 了解按照 游览的顺序写景。 1.找出表现作者游踪的词句,明确作 者写景的顺序。 《颐和园》中,体现作者的游览顺序的词句有:“来到有名的长廊———来到万寿山脚下———登上万寿山———从万寿山下来,就 是昆明湖”,这也是作者写景的顺序。 2.找出作者依次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各有何特点。 《记金华的双龙洞》中,外洞重点写了高、宽、大的特点;过孔隙重点写了窄小、惊险、黑暗的特点;内洞重点写了大、奇、黑的特点。 3.体会作者是怎样 把印象深刻的景物 作为重点来写的。 《记金华的双龙洞》中,“过孔隙”环节,给作者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作者就把孔隙的窄小和自己过孔隙的感受详细地写了出来,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技法三:了解按照时间推移的顺序写景。 找出体现时间变化的词语,了解作者的写作顺序。 《海上日出》中,我们也可以循着“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这样的时间变化,了解作者写景的顺序。还有的文章,按照“春———夏———秋———冬”或是“早晨———中午———黄昏”这样的时间顺序去描写景物的变化。 【语文要素解题技巧】 典型问题 答题模板 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描写景物的 表示这一 顺序的词句有哪此 作者是按照……(时间/游览顺序/方向等)的顺序描写景物的,表示这一顺序的词句有…… 作者按照……的顺序,介绍了……(景物) 哪几个方面的特点 作者按照……(时间/游览顺序/方向等)的顺序,介绍了……(景物)……几个方面的特点。 根据作者的描写顺序,写出……的景物变化。 作者按照……的顺序,写出了……(景物)…… (形状/颜色/状态等)几个方面的变化。 【精选阅读】 1.课外阅读。 黄果树瀑布 黄果树瀑布,真是一部大自然的杰作! 刚进入黄果树风景区,我们便听到“哗哗”的声音从远处飘来,就像是微风拂过树梢,渐近渐响;最后像潮水般涌上来,盖过了人喧马嘶,天地间只存下一片喧嚣的水声了。 透过树的缝隙,便看到一道瀑布悬挂在岩壁上,上面折为三叠,好像一匹宽幅白练正从织布机上泻下来。那“哗哗”的水声便成了千万架织布机的大合奏。 瀑布激起的水花,如雨雾般腾空而上,随风(浮游 飘飞),漫天(浮游 飘飞),高达数百米,落在瀑布右侧的黄果树小镇上,形成了远近闻名的“银雨洒金街”的奇景。 黄果树瀑布泻落在一片群山环抱的谷地里。我们自西面顺着石阶往下走,一直来到谷底。坐在水边一块岩石上,离那道瀑布近得很,中间只隔着一口小小的绿潭,仿佛一伸手便可以撩过来洗洗脸。瀑布泻入谷底溅起的水珠直洒到我们的脸上,凉丝丝的,舒服极了。 (1)在文中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语,用“ ”画出来。 (2)第2自然段中,作者按照  由远及近  的顺序对水声进行描写,表现了水声的  由小到大  。 (3)在文中,作者把瀑布比作了  一匹宽幅白练  ,把水声比作了  千万架织布机的大合奏  ,把水花比作了  雨雾  ,突出了瀑布  壮观美丽  的特点。 (4)短文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用“ ”画出来。 (5)短文是按照  游览  顺序写的。先写  听到水声  ,再写  看到水形  ,接着写走到谷底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