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七课 第一课时 立足职场有法宝 单元逻辑 就业与创业 劳动者 经营者 劳动者的权益 法律依据 自主创业要求 合法经营要求 含义 劳动合同 选择恰当形式 内容 劳动法 准备相应文件 学会风险管理 公平竞争、维护消费者权益、依法纳税 如何做一个 合法的经营者 如何做一个 明白的劳动者 维护劳动者权益 劳动争议的解决途径 办理企业登记 依法及时公示 目标导航 课程标准: 1.结合法律规定和生活中的实例,明确公民有劳动权利和义务。 2.结合劳动法的相关规定,理解劳动关系的内涵和劳动法的基本原则,明确劳动合同的内涵。 3.结合生活事例,明确订立劳动合同的原则,学会辨别有效劳动合同与无效劳动合同,理解合同生效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意义。 核心素养: 1.政治认同:认同宪法及法律对劳动者权利义务的规定。 2.科学精神:科学理解劳动合同的主要内容,认识劳动合同的意义。 3.法治意识:树立规则意识和法律观念。按劳动法办事。增强依法维权意识。 4.公共参与:掌握劳动合同的基本要素,明确劳动者依法享有的权利和应承担的主要义务。 人勤春来早,“抢人”正当时。春节过后,我国各地相继迎来招工和求职热潮。各地为“抢人”各显神通,开展包车、包机、包专列服务,以“点对点”的方式实现务工人员“从家门到车门,出车门进厂门”,并积极开展一系列招聘活动。截至2月11日,全国已累计举办各类招聘活动2.2万场,发布岗位1500万个;发出务工人员专列、专机、包机1.5万辆(列、架)次,输送劳动者37万人。 立足职场有法宝 总议题 议题2 议题1 劳动有法律,合法权益得保障 合同有原则,权利义务更明确 议题一 劳动有法律,合法权益得保障 2025年开年,就业优先战略继续发力。多地相继密集出台促就业政策,通过取消应届毕业生限制、组织招聘活动、对困难人员提供就业援助等,为就业人员提供更大力度支持。 2025年1月3日,国务院召开会议,明确表示要加大整治力度,重点打击那些恶意欠薪的企业,并且要求各级政府、央企和国企要优先支付农民工工资,确保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不再被侵犯。这项政策的发布,无疑是农民工群体的一剂“定心丸”。 (1)国家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各地密集出台政策促就业的原因? (2)国家为什么要严厉整治“恶意欠薪”,保障广大农民工合法权益? 一、法律守护劳动者 1.劳动权 宪法规定,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 国家通过各种途径创造劳动就业条件,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并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提高劳动报酬和福利待遇。国家对就业前的公民进行必要的劳动就业训练。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十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国家通过各种途径,创造劳动就业条件,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并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提高劳动报酬和福利待遇。 (1)内容 2.劳动法律体系 为了实现宪法赋予公民的劳动权利,我国制定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为代表的一系列劳动法律、法规。这些劳动法律体系为公民合法劳动权益提供了全方位的保障。 一、法律守护劳动者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工伤保险条例》《失业保险条例》等。 这些劳动法律体系为公民合法劳动权益提供了全方位的保障。 一、法律守护劳动者 2.劳动法律体系 实现宪法赋予的劳动权利,为劳动者提供法律保障,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促进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全面发展。 (2)意义 一、法律守护劳动者 2.劳动法律体系 议题一 劳动有法律,合法权益得保障 1.无责任底薪+级别工资+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