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初中学业水平第二次模考卷 历史 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24分) 一、选择题(本部分共12道试题,每题2分,计24分。每道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文物虽静默不语,却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下列文物体现的是( ) A. 西周社会经济的发展 B. 造型各异的铁制农具 C. 原始农耕文明的发展 D. 辉煌灿烂的青铜文明 2. 某校历史兴趣小组搜集了下列三幅图片,由此判断,他们研究的主题是中国古代( ) A. 经济重心的南移 B. 对外贸易的发展 C. 水利工程的兴修 D. 经济作物的引进 3.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力。首先是在学术上,其次在战争中,最后是在航行方面……”。在“战争中”和“航行方面”产生巨大影响的发明分别是( ) A. 火药指南针 B. 火药活字印刷术 C. 造纸术指南针 D. 活字印刷术指南针 自近代中国危亡之际,爱国志士以抗争与变革书写壮丽篇章,他们的事迹永载史册,激励后人。请完成下面小题。 4. 人民英雄纪念碑基座上的第一幅浮雕描绘了1839年林则徐主持虎门销烟的场景:一箱又一箱的烟土被倾倒入销烟池中,销烟志士们神情清晰而坚毅。虎门销烟( ) A. 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B. 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C.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D. 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5. “法军猛攻镇南关,有的已越墙而入。危急时刻,年近70岁的老将持矛大呼,跃出战壕,扑向敌人。全军将士见状奋起,与法军展开激烈的肉搏战,法军大败”。这位“老将”是( ) A. 关天培 B. 邓世昌 C. 冯子才 D. 左宗棠 6. 下图为“黄埔军校”学员佩剑。该剑最有可能见证( ) A. 北伐战争 B. 红军长征 C. 武昌起义 D. 解放战争 7. 对下表所列史实产生影响,表述正确的有( ) 序号 史实 影响 ① 开国大典 使祖国大陆获得统一 ② “一五”计划超额完成 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 ③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 确定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④ 三大改造完成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8. 截至2024年1月25日,我国已与183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见下图),中国外交取得了重大发展由此可见,我国( ) A. 积极推动“一带一路”建设 B. 致力于与世界各国发展友好关系 C. 积极加入国际政治经济组织 D. 积极援助非洲国家基础设施建设 9. 古代西亚的两河流域是人类最早的文明发祥地之一。两河流域文明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是( ) A. 金字塔、帕特农神庙遗址 B. 《汉谟拉比法典》、楔形文字 C. 《十二铜表法》、太阳历 D. 《查士丁尼法典》“儒略历” 10. 1785年,瓦特改进的蒸汽机投入使用,不仅给其他机器提供了可靠的动力,也使工厂可以建在远离河流的地方,工厂的规模变得更大。这表明( ) A. 技术革新推动生产发展 B. 垄断组织迅速地发展 C. 工业革命引发交通变革 D. 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 11. “凡尔赛体系是战胜国强加于战败国的,是对战败国的掠夺”“仅仅是‘胜利者的和平’是不可能实现集体安全的”。材料意在强调该体系( ) A. 得到了美国的大力支持 B. 消弭了参战国之间的矛盾 C. 埋下了未来冲突的种子 D. 保障了欧洲的和平与安全 12. 某组织自1995年成立以来,其成员国的关税水平普遍降低,贸易壁垒进一步减少,促进了全球贸易和世界经济的发展。这一“组织”是( ) A. 国际联盟 B. 联合国 C. 欧洲联盟 D. 世界贸易组织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共36分) 二、非选择题(共3道试题,计36分) 1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A 唐朝前期形势和边疆各族的分布图(669年) 图B 《西游记》插图 材料二 宋代都市中,“瓦舍”之类的娱乐场所相当盛行,其中表演的是名目繁多的杂乐百戏。马端临《文献通考》记载:“宋朝杂乐百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