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分,请将答案涂在答题卡上) 1. 司马迁在《史记·五帝本纪》中,记载了黄帝、尧、舜等远古传说。有学者指出,司马迁对五帝关系的记述不一定准确,但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远古时期我国部落集团逐渐融合的历程。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 远古传说纯属后人主观臆造 B. 司马迁的记述完全符合事实 C. 考古材料是了解古史的唯一依据 D. 远古传说可为探究历史提供参考 2. 在江苏、湖南等地的春秋时期墓葬中,出土了一些人工冶炼的生产工具。它们是以上高温冶炼的产物,其冶炼过程的主要化学反应为。这类工具的出现表明( ) A. 我国早期国家开始形成 B. 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C. 七国之间兼并战争激烈 D. 变法推动分封制的瓦解 3. 西晋以后人才选拔逐渐以家世出身、门第高下作为唯一标准,形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隋朝时规定士人可以自由报考,经过分科考试,根据成绩选拔人才、授予官职。这表明科举制( ) A. 推动人才选拔合理化 B. 促进了民间教育发展 C. 扩大了封建统治基础 D. 禁锢了学术思想发展 4. 汉武帝时期,政府在全国28个产盐的郡都设立了盐务官,统归大农丞管理。盐业生产、运输和销售都由政府包办,属于国营官办,百姓不得私自煮盐。该举措( ) A. 加强了对地方的监督 B. 减轻了人民的赋税负担 C. 完成了思想的大一统 D. 改善了国家的财政状况 5. 某学者认为:“明清易代之际,台湾战略地位从东亚海域国际商贸转运站转变为中国东南海疆的藩篱,郑成功驱荷复台正是这个历史性转变的起点。”该学者意在强调郑成功收复台湾( ) A. 加速了台湾地区的开发 B. 促进了民族交融 C. 维护了东南沿海的安全 D. 扭转了东亚格局 6. 洋务运动兴办了许多新型的工矿企业,产生了新型的职业人士,如工程师、经理和实业家等。那些出洋留学的人士归国后,大多也成为陆军、海军、学堂和外交等部门的领头人。材料说明洋务运动( ) A. 培养了一批近代化人才 B. 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C. 巩固了清朝的封建统治 D. 抵御了外国资本主义入侵 7. 观察下方图示坐标轴,对Y轴主题解读最准确的是( ) A. 中国近代化缓慢推进进程 B. 新民主主义革命发展过程 C. 近代反抗外来侵略的过程 D. 民族危机不断加深的过程 8. 1898年,严复翻译赫胥黎的《进化与伦理》,结合中国的时政分析,出版了《天演论》。该书宣传“物竞天择”的生物进化理论,将进化论的范围扩展到社会演变。严复旨在( ) A. 阐述技术革新的迫切性 B. 论证维新变法的合理性 C. 鼓吹民主共和的必要性 D. 强调民主科学的进步性 9. 据《新华日报》报道,1943年2月12日,“一元献机”命名典礼在重庆珊瑚坝机场举行,重庆人民购买的5架战斗机献交政府。这说明当时重庆( ) A. 航空运输发展迅速 B. 军工制造水平提高 C. 人民积极支援抗战 D. 出现参军参战热潮 10. 陈独秀认为,中共一大提出的无产阶级专政,实际上悬在半空,到中共二大时就脚踏实地了。材料中的“脚踏实地”指的是中共二大 A. 制定了党的最高奋斗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B. 确定了党的中心工作是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 C. 第一次提出了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D. 成立了党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 11. 1992年年初,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进一步坚定了全国上下继续推进改革开放的决心:8月,国务院下发《关于进一步对外开放重庆等市的通知》,重庆被批准为沿江开放城市,享受沿海开放城市的政策,这说明( ) A. 经济特区的建立为改革提供良好示范 B. 20世纪90年代对外开放脚步未停止 C. 改革开放呈现“点一线一面一体”格局 D. 城市化进程加速 12. 透过现象看本质是认识和评价历史现象的重要方法。下列属于揭示历史本质的是( ) A. 英国曾自诩为“日不落帝国” B. 第一次世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