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14400

5.3 正确运用复合判断—联言判断和选言判断 课件 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共35张ppt)

日期:2025-05-14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94次 大小:559978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判断,政治,ppt,35张,必修,选择性
  • cover
(课件网) 第五课 第三课时 正确运用复合判断—联言判断和选言判断 单元逻辑 抽象思维的基本形式 概念 判断 推理 准确把握概念(第四课) 正确运用判断(第五课) 掌握演绎推理方法(第六课) 学会归纳与类比推理(第七课) 提升逻辑思维能力 核心内容:什么样的思维是合乎逻辑的思维? 中美贸易战自特朗普2025年1月上任以来迅速升温。2月,特朗普以芬太尼问题为由对中国商品加征10%关税,中国随即对美国能源商品实施报复性关税。3月4日,美国将关税翻倍至20%,中国对美国农产品加征10%-15%关税。 4月2日,美国对全球180多国实施“对等关税”,对中国商品加征34%关税。中国随后反击,将美国商品关税定为34%。4月9日,美国进一步将中国商品关税额外提高至84%,中国同日宣布对美国商品关税同步升至84%。美国遂将对中国关税提高至125%。4月12日,中方对美关税提高至125%。 新课导入 中美贸易战引起全球关注,中国商务部、外交部金句频出。这些判断属于哪些类型?如何判断真假?这就是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目标导航 课程标准: 1.结合具体的判断活动,区分判断的不同类型。 2.了解形成恰当判断的条件;学会正确运用判断。 核心素养: 1.科学精神:正确理解复合判断,通过分析判断的不同类型及其种类,提高思维能力;学会比较分析的方法;对判断有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2.公共参与:理解运用联言判断的意义、明确运用选言判断注意的问题,正确进行联言判断、选言判断、假言判断。 正确运用联言判断与选言判断 总议题 议题2 议题1 复合判断及其种类 正确运用联言判断 议题3 正确运用选言判断 议题一 复合判断及其种类 议学活动 议一议:这些判断与前面学到的简单判断有何不同?为什么要学习这些判断? 中国外交将坚定不移地站在历史正确的一面,站在人类进步的一面。 任何极限施压都无法撼动14亿中国人民的众志成城,都不能阻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步伐。 小院高墙是挡不住创新思维的,脱钩断链最终将孤立自己。 若美方能摒弃极限施压与肆意妄为,重归对话协商之正道,中方依然乐见与美方通过谈判解决相关问题。 要么中国交出财富与发展主权,要么美国放弃其霸权地位。 世界要适应进入或者“没有美国”或者“美国说了不那么算”的时间。 一、复合判断及其种类 1.运用复合判断的必要性 由于客观世界是复杂多变的,认识对象的情况是多种多样的,仅仅依靠简单判断即性质判断和关系判断并不能全面地反映对象的情况。这就需要运用复合判断。 2.复合判断的含义 复合判断是指其本身包含其他判断的判断。 例如:张三是教师,并且张三是共产党员。 是一个性质判断 是一个性质判断 两个“性质判断”由“并且”连接成一个复合判断。 3.复合判断的逻辑结构 复合判断的构成:由联结词和支判断两部分组成。 例如:鲁迅 既 是文学家,又 是思想家。 支判断 支判断 要么 武松把老虎打死,要么 武松被老虎吃掉。 支判断 支判断 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 支判断是?联结词是? 既…又… 是联结词 要么…要么… 是联结词 ① 组成复合判断的判断,称为支判断 ②联结支判断的词项叫作联结词 4.复合判断的种类 根据断定情况的不同,复合判断分为联言判断、选言判断和假言判断等多个种类。 (1)断定对象的几种情况同时存在———联言判断 例如: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 例如:要么武松把老虎打死,要么武松被老虎吃掉。 (3)对对象之间的条件联系加以断定———假言判断(假设条件) (2)断定对象的可能情况———选言判断(选择其一) 例如:鲁迅既是文学家,又是思想家。 联言判断中的“联”,就是联结的意思,所以表明同时存在的情况; 选言判断中的“选”,就是选择的意思,所以表明可能的情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