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15312

第二章 第一节区域发展的自然环境基础--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教学课件(共42PPT)

日期:2025-05-08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44次 大小:9524052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第二章,高中,42PPT,教学课件,必修,选择性
  • cover
(课件网) 第一节 区域发展的 自然环境基础 第二章 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 地理 思考:自然资源对澳大利亚能够成为世界人均财富的首富有多少贡献? 导入新课 单以人均收入衡量,世界最富裕的国家通常是瑞士、挪威、卢森堡等。但是,在 20 世纪 90 年代,世界银行宣布世界人均财富排名第一的国家却是澳大利亚!其人均财富的计算综合考虑了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工业产出、劳动生产率和其他经济活动。 学习目标 ①通过案例或图像等资料,辩证地认识自然条件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②通过案例或图像等资料,辩证地认识自然资源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③通过案例或图像等资料,归纳、分析自然环境与区域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认识人类利用、改造自然必须遵循自然规律,谋取人地和谐。 学习重难点 重点: 归纳、分析自然环境与区域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认识人类利用、改造自然必须遵循自然规律,谋求人地和谐。 难点: 辩证地认识自然资源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新课讲授 四大文明古国———古埃及 一、自然条件与区域发展 新课讲授 四大文明古国———古巴比伦 一、自然条件与区域发展 新课讲授 四大文明古国———古印度 一、自然条件与区域发展 新课讲授 四大文明古国———古中国 一、自然条件与区域发展 新课讲授 四大古代文明发祥地均位于北温带 这些地区地形平坦,热量、水源充足,土层深厚、肥沃,便于农耕。 有利的自然条件 新课讲授 总结 四大古代文明发祥地有利的自然条件: (1)温带地区,气候温暖湿润,适宜人类居住。 (2)地处大江大河中下游地区,地形平坦,便于聚落定居。 (3)靠近河流,生产生活水源充足。 (4)河流冲积平原地区,土层深厚,土壤肥沃,便于农耕。 (5)靠近河流,有利于水路运输发展。 新课讲授 总结 分析角度 具体内容 地理位置 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邻位置等 矿产资源 矿产资源的种类、富集程度、开发条件等 气候状况 气温的高低和变化情况、降水的时空分布状况及影响气温和降水的因素等 水文状况 河网密度、空间分布、流量与含沙量大小、结冰期长短等 土壤状况 土壤类型、肥沃程度及面积大小等 植被状况 植被类型、数量、分布等 地形状况 地形条件及变化、地貌类型及特点等 有利于区域发展的自然条件: 合作探究一 1.历史上,长江中下游地区为什么会出现《史记》中所记载的现象 2.“苏湖熟,天下足”表明长江中下游地区曾经是我国重要的产粮区,主要原因是什么 据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当时的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江南卑湿,丈夫早夭”,农业经济远远落后于黄河中下游地区。 新课讲授 新课讲授 小组展示:请各小组展示探究结果。 新课讲授 总结 当生产力水平低下时,自然条件对人类生产活动的限制大,人类难以克服这些障碍。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的河流、湖泊和沼泽分布较广,地势平坦,土质黏重。稠密的水系成为交通的阻隔,黏重的土壤使土地开垦困难,农业生产发展缓慢。 1.历史上,长江中下游地区为什么会出现《史记》中所记载的现象 2.“苏湖熟,天下足”表明长江中下游地区曾经是我国重要的产粮区,主要原因是什么 水热条件良好,粮食种植历史悠久,劳动力资源丰富。 新课讲授 自然条件是区域发展的唯一条件吗 日本 孟加拉国 新课讲授 孟加拉国自然条件优越,人口稠密,但却是世界上极不发达的国家之一。 位于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三角洲 孟加拉国 · 达卡 地势低平,水热充足,人口众多 世界上极不发达的国家之一 新课讲授 孟加拉国贫穷落后的原因: 1.人口众多且人口增长速度过快 2.产业结构单一 3.人口素质差 4.基础设施建设落后 5.自然灾害频发 新课讲授 日本自然条件相对较差,但依靠社会资源发展为世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