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密★启用前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 高二地理试题 2025.04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 2.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2B铅笔正确填涂;非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绘图时,可用2B铅笔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保持卡面清楚,不折叠,不破损。 一、选择题:本题共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某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开展“全球气候变化”相关研究,下图为小组绘制的主要研究内容关联图。完成下面小题。 1. 下列现象与空白图框对应正确的是( ) ①海水盐度下降 ②冰层覆盖减少 ③北极熊食物来源减少 A. ①——— ②——— ③——— B. ②——— ①——— ③——— C. ②——— ③——— ①——— D. ③——— ②——— ①——— 2. 小组根据研究结果撰写报告,最适合的标题是( ) A. 如何减少碳排放控制全球气候变暖 B. 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动物生存困境 C. 人类在全球气候变化中的危机意识 D. 全球变暖与北极地区动物生存困境 下图为“世界某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3. 与甲地区相比,乙地区的该类气候分布较狭窄,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 A. 纬度位置 B. 地形 C. 海陆轮廓 D. 洋流 4. 该类气候在乙地分布区域的最高纬度高于丙地,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 A. 大气环流 B. 洋流 C. 海拔高低 D. 海陆分布 近年来,我国多地积极实施“小田变大田”土地综合整治工作,将“一户多块地”改造为“一户一块地”,并通过土地流转,促进土地向种粮大户集中。完成下面小题。 5. “小田变大田”土地整治的主要原因是( ) A. 耕地流转费用上涨 B. 劳动力成本上升 C. 饮食消费结构升级 D. 耕地分布不平衡 6. 该项土地整治可以( ) A 增加农业经营主体数量 B. 提高农业生产多样化水平 C. 缓解耕地非粮化的倾向 D. 减少农村劳动力流出数量 黄土高原生态环境脆弱,刺槐作为植被恢复的一种重要先锋树种,在黄土高原大面积种植。如图示意黄土高原不同地区刺槐林平均土壤水分、固碳、植物多样性等生态服务随造林恢复年限的变化情况。完成下面小题。 7. 黄土高原人工刺槐林生态服务的可持续性,主要取决于( ) A. 土壤养分平衡 B. 植被种类多少 C. 土壤水分平衡 D. 土壤碳储量大小 8. 提高黄土高原人工刺槐林的植物多样性指数,科学措施是( ) A. 树下养殖 B. 间伐疏林 C. 灌溉保水 D. 施肥保肥 9. 为保证黄土高原人工刺槐林生态系统服务的可持续性,开始采取可行措施的时间最好不晚于“恢复年限”的( ) A. 第10-20年 B. 第20-30年 C. 第30-40年 D. 第40-50年 下图为我国第一批国家公园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0. 成立国家公园的首要功能是( ) A. 生态保护 B. 资源开发 C. 科学研究 D. 旅游教育 11. 从体验角度推测,寒假期间最不适宜游览( ) A.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 B. 大熊猫国家公园 C. 三江源国家公园 D. 武夷山国家公园 太湖是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为治理太湖的生态环境问题,2002年起,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实施以“引江济太”为重点的流域综合治理工程(下图),将长江水调入太湖,促进河网水体有序流动,有效提高了流域的水环境承载能力。完成下面小题。 12. 太湖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 ) A. 蒸发旺盛,水体矿化度升高 B. 植被破坏,入湖泥沙量大 C. 围湖造田,蓄洪能力下降 D. 入湖污染物超过自净能力 13. “引江济太”工程的调水通道是( ) A. 望虞河 B. 浏河 C. 苏州河 D. 太浦河 碳减排是指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中国高速铁路网的扩张,产生了巨大的碳减排效益。某研究团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