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20734

4.2权利行使注意界限课件(共41张PPT)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法律与生活

日期:2025-05-11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36次 大小:114747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学年,法律,必修,选择性,统编,政治
  • cover
(课件网) 西安李女士于2021年3月驾驶特斯拉发生交通事故。2021年4月19日,西安李女士和河南张女士,一同身着带有“刹车失灵”字样服装,出现在上海车展特斯拉展台和展车车顶维权。当天,河南张女士因扰乱公共秩序被上海市公安局青浦分局行政拘留,西安李女士被处以行政警告。 2023年11月22日消息,特斯拉诉“上海车展事件”西安女车主名誉权侵权一案,法院作出一审判决,认定西安李女士名誉侵权责任成立,须向特斯拉公开赔礼道歉并赔偿损失,同时承担车辆鉴定费。在案件审理过程中,法院委托司法鉴定机构对车辆进行了鉴定,鉴定结果表明涉案车辆并不存在刹车问题,符合国家相关技术标准。 合作探究:西安女车主的行为侵犯了特斯拉企业的什么权利?应承担怎样的侵权责任 这启示我们消费者在维权时应注意什么界限? 新课导入 4.2 权利行使 注意界限 第四课 侵权责任与权利界限 第一单元 民事权利与义务 核心素养 科学精神:辨清不同民事权利的法定界限,明确作品的合理使用与法定许可使用的条件。 法治意识:不动产权利人在维护自己合法权利的同时,应该注意到相邻方的合法权利。树立依法承担责任意识。 政治认同:坚持权利义务统一原则,行使权利不得损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或他人合法权益。 公共参与:有限制地行使民事权利。 必备知识: 行使民事权利不能超过正当的界限,法律对名誉权、著作权等权利的限制,相邻关系的内涵和主要类型,相邻关系处理的规则和意义。 关键能力: 通过具体案例及民法典条例等资料阐述民事权利的限制内容及对名誉权、著作权等权利的限制,初步提高辩证分析能力,梳理界限意识。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树立保护相邻方权益的观念。 学习目标 重点和难点:公民行使民事权利的界限;不动产相邻关系的处理规则;处理好相邻关系的意义;民事主体不得滥用民事权利;相邻关系是对不动产所有权的限制或延伸 1.民事权利有限制 --权利的含义 民事权利行使的界限★★ 民法对名誉权设定的界限★★★ 民法对著作权的限制★★★ 2.妥善处理相邻关系--相邻关系的实质、类型★★ 为什么要妥善处理相邻关系 如何妥善处理相邻关系★★★ 自学清单 民事权利有限制 议题一 林某在某电商平台注册了一家店铺,并通过了实名认证。云某通过网络在该店铺订购了一条某品牌的裤子。收到货品后,云某发现货品与网页宣传不符,就发表了买家评论并给予差评。之后,双方为此产生争议,云某又追加评论,谈了自身感受。林某对此大为不满,以云某恶意差评,侵犯该店名誉权为由,向人民法院起诉云某侵害名誉权。 合作探究:请你评价云某的行为是否构成侵权?行使民事权利要注意什么? 差评是否构成侵权要具体分析。网络交易中买家给“差评”若不是出于恶意诋毁商业信誉的目的,则不属于侮辱诽谤行为。 案例中云某发现货品与网页宣传不符,发表了评论并给出差评,仅是个人对商品质量及服务的情感表达,并没有诽谤、诋毁、损害等违反法律的行为,不能对林某的名誉构成实质性伤害,因此不构成侵权。 行使民事权利时不能超过正当界限。 我国民法典规定,消费者对商家的产品、服务进行评论,是消费者的正当权利。但是,给评价不能“太任性”,要遵守诚实信用原则。在互联网时代都要共同遵守相关法律规定和网络道德规范。 1.权利的含义: 民法强调对权利的保护,而权利通常意味着人们按照自己的意愿实施某一行为的自由。 2.民事权利行使的界限(要求): (1)民事主体行使民事权利时不能超过正当的界限。 (2)不得滥用民事权利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权益。 一、民事权利有限制 民法为不同的民事权利设定了界限 特别提醒: 正确行使民事权利,还必须坚持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