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21654

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 课件(20张PPT 内嵌视频)

日期:2025-05-14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96次 大小:4990958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2课,古代,两河流域,课件,20张,PPT
  • cover
(课件网) 世界历史 统编版九年级上册 爱在西元前 西元前,也称为公元前,是一个历史时间术语,指的是基督诞生前的时间。 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 第 1 课 古代埃及....................................................... 2 第 2 课 古代两河流域.............................................. 6 第 3 课 古代印度...................................................... 10 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 距今约二三百万年,人类形成。从早期人类的出现到15世纪末期,人类社会大体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人类最早的文明是在适合农业耕作的大河流域产生的两河流域亚非现区的尼罗河流域、印度河流域和黄河流域、长江流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发祥地。 古代亚非地区的文明古国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成果,如古代埃及的象形文字和全字塔,古代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和《汉漠拉比法典》,中国的甲骨文和青铜器,古代印度的梵文和佛教等,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2022版课标(内容要求) 初步了解原始社会时期的人类活动; 通过金字塔、《汉谟拉比法典》, 以及种姓制度和佛教的创立, 了解亚非古代文明及其传播; 古埃及 古巴比伦 古印度 中国 奴隶社会—古代亚非文明—大河文明—农业文明 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 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 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壹 古巴比伦王国 贰 《汉谟拉比法典》 叁 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壹 两河流域 两河 指西亚的幼发拉底河 与底格里斯河 又称“美索不达米亚”, 意即“两河之间的地方”, 大体上是以今天伊拉克首都 巴格达为中心的狭长地带。 两河流域 新月沃地 根据材料思考,两河给当地人民带来了什么? 材料 希罗多德说,在美索不达米亚,小麦的收成是播下种子的200倍。普林尼说,一年可收获两次小麦,此后还可以长出优质的饲料,棕榈树繁茂,水果种类众多;至于建筑材料,美索不达米亚有一种可以制成砖的粘土。 --H·G·韦尔斯《世界史纲》 上游山岳地区积雪溶化,因而定期泛滥 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壹 充足的水资源 肥沃的土壤 农业发展 两河带来的泥沙在下游不断淤积,形成了辽阔的平原,把干旱贫瘠的地区变成了西亚唯一的沃土肥田,《圣经》中的“伊甸园”即在此。 出现小国 汉谟拉比 完成统一 古巴比伦王国被外族所灭 公元前1595年 被波斯征服 初步统一 建立阿卡德王国 前626—前539年 新巴比伦王国统治时期 进入文明时代 公元前24世纪 公元前18世纪 公元前3500年 古代两河域延3000年的文明也没有延续下去! 赫梯人 公元前539年 苏美尔人 尼布甲尼撒二世 文明消失 居鲁士大帝 萨尔贡一世 文明起源与发展 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壹 楔xiē形文字 足 星 鱼 山 苏美尔人制定了阴历,以月的圆缺,周而复始为一个月。 一年分12个月,其中有6个月各为30天,另6个月各为29天,全年共354天。 这样每年比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少11天多时间, 于是他们又设置闰月来调整阴历和阳历之间的天数差距。 确定了今天星期的名称和7天1周的规定。 阴历 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壹 60进位制 在古代的美索不达米亚时代, 数字以楔形文字表达, 分“个位”和“十位”。 60进位制至今仍在不少领域应用,如1小时等於60分; 1分等於60秒; 角度制等。 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壹 公元前18世纪, 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强大的中央集权国家,使巴比伦进入最强盛时期。 汉谟拉比制定了 《汉谟拉比法典》 古巴比伦国王 汉谟拉比的贡献 法典概况 石柱上部是一幅精致的浮雕,太阳神正在把象征国王权力的权标授予汉谟拉比。 石柱中部刻着法典的具体条文,使用的文字是楔形文字。 是世界上迄今发现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法典被刻在一块巨大的石柱上,竖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