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21659

11.《种树郭橐驼传》课件 (共19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日期:2025-05-09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60次 大小:1606325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2024-2025,必修,选择性,语文,高中,统编
  • cover
(课件网) 云深不知处 唐·柳宗元 种树 郭橐驼 传 顺木之天木以致其性 1.《拟行路难》(其四)中,“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这是本诗的名句,写出了底层人士及千千万万不得志者的内心痛苦。 2.《拟行路难(其四)》中,诗人没有直接抨击不合理的门阀制度,而是以“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来安慰自己,期望从苦闷中求得解脱。 3.《临安春雨初霁》一诗中,“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被誉为“绘尽江南春的神魄”。 4.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说“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写出了自己回归田园后的独居生活。杜甫《客至》诗中也有类似的意象的句子是“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5.陆游在《临安春雨初霁》中写自己志不得伸,与其被投闲置散,不如回乡躬耕的句子是“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6.《登快阁》中,“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两句表达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超脱和孤傲情怀 7.《临安春雨初霁》中“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两句,表面上看是写诗人写书品茗极闲适恬静的生活,实际暗含诗人有志难为的无限的感慨和牢骚。 8.《客至》中“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殴日日来”从户外的景色着笔,点明客人来访的时间、地点和来访前夕作者的心境 9.《登快阁》中表明作者想摆脱纷乱现实的束缚,追求洒脱自在、精神自由的句子是: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1.通过阅读知识链接,能复述寓言、对举和类比的含义。 2.通过精读文本3、4段,分析对比和类比的说理方式。(重点) 3.结合写作背景体会寓言式人物传记委婉、含蓄的讽谏特点,分析“顺民之性以养民”的深刻道理及其现实意义。(难点) 学习目标 素有“柳痴”称呼的柳宗元,被贬柳州刺史后,在柳江沿岸种了很多柳树,曾留有“柳州柳刺史,种树柳江边”的说法。他的散文《种树郭橐驼传》不仅对指导种树有较高的科学价值,而且还有极强的讽喻意义。 情景导入 1.背诵【知识链接】寓言、对举、类比的含义。(3分钟)稍后检测 2.精读文本,根据学案的表格圈画课本。(2分钟) 自主学习(5分钟) 1.小组内两两组队互相检查知识链接的内容。 2.小组共同讨论【合作探究】部分的题目。 要求:全体起立 站姿端正 积极讨论 补充修改 合作学习(5分钟) 展示(5分钟) 口展 教师随机提问【知识链接】寓言、对举和类比的含义。 板展: 【合作探究】1、2题 G9/B2 G5A2 G6B1 要求:回答问题口齿清晰 板展有条理 贰·知识链接 寓言 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杂记文的一种。 “寓”是寄托的意思,用假托的故事或比喻拟人来说明某个道理,它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学形式。它大都以简短的结构,鲜明的形象,夸张与想象的艺术手法,阐明某种道理或讽刺某种社会现象,把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如《五石之瓠》 本文从形式上看是一篇传记,但从内容上看实际是一篇兼具寓言和政论色彩的讽喻性极强的寓言式说理文。 对举 对举,就是相对列举或描摹之意。具体说就是运用整齐的句式,即对偶、排比、反复修辞等常见句式。 范仲淹在描述了截然不同的两种心态后,感慨系之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正是将“喜”和“悲”这两种不同的情绪进行对举,凸显出作者超然物外的达观。 一如古人所说“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云对雾,雪对霜,和风对细雨,朝霞对夕阳……” 类比 类比,就是由两个对象的某些相同或相似的性质,推断它们在其他性质上也有可能相同或相似的一种推理形式。 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作者把邹忌受到不切实际的赞美即受蒙蔽的这一性质类推到了齐王的身上,生动地证明了“王之蔽甚矣”这一论点。 又如:鲁迅先生的《拿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