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21703

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3第3单元第7课第1框我国法治建设的历程课件+练习含答案(教师用)

日期:2025-05-12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21次 大小:379143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人教,教师,答案,练习,课件,历程
    (课件网) 第三单元 全面依法治国 课程规划 明内容 本单元地位 主要内容 本单元以“全面依法治国”为主题,与前两个单元构成了统一的整体。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针,是坚持党的领导和人民当家作主的坚强保障。 第七课《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围绕“依法治国是我国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这一主题,阐述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和原则。 第八课《法治中国建设》围绕建设法治中国的系统性工程,阐明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内涵、特征和具体要求,阐述三者一体建设的措施及意义。 第九课《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说明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内涵和具体要求,阐述必须坚持四个环节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第七课 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第1框 我国法治建设的历程 课标素养 定方向 ●课程标准 简述我国法治建设的成就。 ●核心素养 1.政治认同:感受法治建设的艰难历程,增强对我国法治建设的信心。 2.科学精神:了解我国法治建设的历程,领会国家法治建设应立足于本国国情,以科学的理念引导法治建设。 自主学习 获新知 ?必备知识 一、我国法律发展的历史 1.法律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1)起源:法律是人类社会发展到_____的产物。 (2)发展历程 古代 社会 法律确认和保护人剥削人的等级制度,_____常常凌驾于法律之上 近代 以来 法律的地位和权威不断提升,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逐渐成为现实,_____代替了_____,成为一种全新的国家治理方式 一定历史阶段 特权阶层 法治 人治 (3)本质:法律体现着_____的意志,是实现国家职能的工具。 (4)作用:既维护_____秩序,也保障正常的社会生活。 统治阶级 公共管理 2.中华法系 地位 中华法系成为世界上_____的法律文明,古老的中国为人类法治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特征 中华法系源远流长 发展 历程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开始制定_____,并通过铸刑鼎、书竹简等方式发布法律 西汉时期:儒家思想成为政治生活的主导思想,强调_____ 独树一帜 成文法 礼法结合 发展 历程 唐朝时:我国形成了较为_____的封建法典,并为以后历代封建王朝所传承和发展 衰落 鸦片战争以后,一些仁人志士试图将近代西方国家的法治模式移植到中国,以实现变法图强的梦想。但由于各种历史原因,他们的努力最终归于_____ 完备 失败 法律维护的是全体公民的根本利益吗? 提示:不是。在阶级社会中,法反映的是该社会中在经济上、政治上居于统治地位的阶级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 二、马克思主义是我国法治建设的理论基础 1.内容 产生 马克思主义认为,法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随着_____、阶级和国家的出现而逐步产生的 本质 在阶级社会中,法反映的是该社会中在经济上、政治上居于_____的阶级的根本利益和_____ 决定 因素 马克思主义认为,法所反映的统治阶级意志的内容最终是由_____决定的 私有制 统治地位 共同意志 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2.法的类型和法的内涵 (1)类型:奴隶制法、封建制法、资本主义法和_____。 (2)法的内涵 ①法是维持社会秩序、调整_____的一种社会规范。 ②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社会规范。制定和认可是国家创制法律规范的两种_____。 ③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具有普遍_____的社会规范。 社会主义法 社会关系 基本形式 约束力 3.法的职能 (1)政治职能:法维护一定_____的作用。 (2)社会职能:法管理一定社会_____的作用。 (3)二者联系:体现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_____和生态文明建设等各领域中。 阶级统治 阶级统治 社会建设 三、新中国法治建设的成就 1.我国法治建设取得成就的原因 (1)决定因素:一国的法治总是由该国的_____和_____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