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23333

云南省玉溪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日期:2025-05-08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61次 大小:7302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云南省,玉溪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
    玉溪一中2024—2025学年下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语文(参考答案) C 【解析】A项,地球上的生物在演化过程中适应了日夜交替,如今的夜间光照时间越来越长,虽然会打乱生物的昼夜节律,但并不意味着它们“无法适应”。B项,文中说“在自然光照条件下,植物会将能量投入自我防御中,变得更坚韧,并增加鞣质等化学物质以进行化学防御”,“在人工光照最强烈的地区,树木的叶片最为坚韧,并且几乎没有被昆虫食用的迹象”,由此可知,在夜间人工光照下,叶片的坚韧和鞣质的增加是并列关系,并不是更多的鞣质“使叶片更加坚韧”。C项,文中说“这种基因倾向可能导致人们更容易积累脂肪,从而增加了罹患糖尿病的风险”。D项,文中说“青少年每天在户外自然光照下活动至少1小时,可以显著降低近视发生的风险”,因此并不能说“在户外自然光照下长时间活动”“能避免近视”。 2. B 【解析】“启发了日本、美国对路灯影响生态系统的研究”错误,文章第2、3段介绍了中国科学院大学关于路灯对叶片的影响的研究,第4段介绍了日本、美国的研究,第4段开头说“这种现象得到了其他科学研究证据的支持”,表明后者的研究证明了前者研究的一些结论,并不能看出谁启发了谁。 3. C 【解析】文中关于人造光源对昆虫的影响的内容主要在第4、5段。根据“路灯可能干扰夜间飞蛾的产卵行为,并增加它们被蝙蝠等捕猎者发现和捕食的风险”,可知A、B项符合;根据“光照减少了昆虫对叶子的取食,会导致昆虫和鸟类的能量输入减少”,可知D项符合;只有C项原文没有提及。 (4分)①夜间照人造光源越多、亮度越高,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越高;白天照自然光的强光越多,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越低。②现代的人造光源使得人体受到光照的时间延长,扰乱了人体的正常生理节律,进而可能诱发2型糖尿病。 (每点2分,共4分。其中第①点每层1分。) (6分)①资料翔实,引述中、日、美、英、澳大利亚等多个国家的研究,围绕路灯对昆虫和鸟类、人工照明对人类的影响做了说明,令人信服;②主要采用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以大量数据和对比增加了研究结果的真实性,增强了持续的夜间照明会影响人类和其他生物演化的说服力;③较少使用晦涩的专业术语,语言平实易懂,能让读者轻松理解持续的夜间光照的危害。 (每点2分,共6分,意思接近即可给分。) C 【解析】曲解文意。母亲的话属于乡下人面对老人死亡时的一种经验,且作者没有借此反映母亲的迷信。 B 【解析】B项无中生有。这个段落只有肖像描写、动作描写,没有心理描写。 (4分)①初诊得知患重病时,表现对死亡的恐惧;②得知误诊后,表现对死亡的豁达;③70岁后开始热衷于谈论死亡,表现对死亡的关注和敏感;④临近90岁时又不再谈论死亡,表现对死亡的淡然;⑤临终前祖母自主选择冬至这天离去,表现对死亡的超脱与接纳。 (每点1分,写到4点即可给满分,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作答祖母对死亡的心理变化,首先,明确文章的时间线索。本文回忆了租母50-90岁的故事,但文章不是按照时间顺序进行叙述的,其中有插叙,也有回忆。开头先讨论了70岁后和50-70岁的观念,再说临近 90岁,然后在对话中回忆了50岁得病时的看法,最后写祖母濒临死亡时。 其次,从文中找全关键细节,判断祖母的心理变化特征。50岁时:“一家人抱头痛哭”“那个时候,我就想活到过年”,祖母害怕死亡,面对疾病,她“想活到过年”。 50-70 岁:“她对此毫不关心,每过一天都当成是赚来的,一年到头活得兴兴冲冲,里里外外地忙”祖母对死亡毫不关心,也不去想。 70岁往后:“突然热衷于谈论死亡”“祖母在连绵的死亡叙述中又活了20年”,祖母持久地热衷于谈论死亡 临近90岁那几年:“她不再谈论死亡……死亡重新变成一件无足轻重的事”“现在不想了,过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