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23452

2025选必三  9.1 认识质量互变规律 课件(共36张ppt)

日期:2025-05-12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47次 大小:82419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2025,选必,认识,质量,互变,规律
  • cover
(课件网) 9.1 认识质量互变规律 第九课 理解质量互变 第三单元 运用辩证思维方法 (统编版)思想政治 1 2 3 4 5 6 7 核心素养 新课导入 问题导引 讲授新课 本课小结 课堂练习 1 核心素养 科学精神: 理解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学会用发展的、动态的眼光分析事物发展过程。认同量变积累的必要性,批判“急于求成”“忽视积累”的浮躁心态,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能够区分事物发展的阶段性特征,避免将量变与质变简单对立或混淆。 理解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渐进性和飞跃性、连续性和间断性,坚持辩证思维,在质量互变中认识事物,认识事物的本质,遵循事物的发展规律。 公共参与: 理解社会发展需要遵循质量互变规律,支持渐进式改革。通过“积小善成大德”的实践,体会个人行为对社会质变的作用 新课导入 2 导入新课 《鹤林玉露》记载了一则故事。张乖崖为崇阳令。一吏自库中出,巾下有一钱。乖崖杖之,吏曰:‘一钱何足道,乃杖我耶?尔能杖我,不能斩我也。’乖崖援笔判云:“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查找与“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类似的成语,从思维角度谈谈这些成语告诉我们怎样的道理? “绳锯木断, 水滴石穿” “不积鞋步,无以至千里”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等。 这里的类似,是指思维角度的类似。从思维角度看,这些成语都反映了事物从量变到质变的发展,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发生质的变化。 问题导引 3 一、认识质量互变规律 1.什么是质?什么是量? 2.质量互变规律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质量互变规律的要求是什么? 4.什么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渐进性与飞跃性、连续性与间断性? 5.事物发展中渐进性与飞跃性、连续性与间断性的辩证关系? 6.遵循质量互变规律的意义是什么? 讲授新课 4 讲授新课 (一)质量互变规律的含义 1.任何事物都是质与量的统一体。 2.质 ⑴含义:是一事物成为自身并区别于他事物的内部固有的规定性。 ⑵意义:此物之所以为此物,并区别于他物,就是由于它具有自身的质的规定性,一旦丧失了自己固有的质的规定性,它就不是原来的此物而变成了他物。 【特别提醒】事物内部矛盾的特殊性决定了事物质的规定性。质和事物的存在是不可分的,是直接同一的。质是一定事物的质,离开特定事物的质是不存在的。事物本质属性的存在决定着事物质的存在,事物非本质属性不影响事物质的存在。 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属性 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非本质属性 讲授新课 4 3.量 ⑴含义:①量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以及事物构成因素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方式。 ②量的规定性不同于质的规定性,在一定范围内量的增减并不影响某物之为某物。 【特别提醒】量也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量总是一定事物的量,不存在离开具体事物的“纯粹”的量。“纯粹”的量只存在于思维的抽象中。 辩一辩:有人认为“量的增减并不影响某物之为某物”。 讲授新课 4 知识整合 比较质与量 质 量 区别 一事物成为自身并区别于他事物的内部固有的规定性。 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以及事物构成因素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方式。 决定因素:矛盾的特殊性 (矛盾的主要方面) 质与事物的存在直接同一 量在一定范围内的增减并不影响某物之为某物。(不是直接同一) 能区别不同的事物。  可认识同一事物 联系 ①任何事物都是质与量的统一体。②质和量都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规定性。 ③质、量都是一定事物的质、量,都离不开特定的事物。“纯粹”的量只存在于思维的抽象中。 讲授新课 4 合作探究 习近平指出:“青年的价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