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语文学科 第五单元核心素养卷(三)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总分 得分 积累运用 一、读语段,按要求完成练习。(10分)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让我们游览曲折的红枫古道,去 片片红叶上相似的脉络;让我们走进林木sēn yù( )的自然公园,去聆听dù juān( )鸟的欢唱;让我们guān shǎng( )变化多端的海上朝霞,去描绘那一轮càn làn( )的红日nǔ lì( )跃出海平面的身姿……我们领略了祖国河山的旖旎风光和美丽景色,追寻着原远流长的中华文脉。 1、看拼音,在语段中的括号里写出相应的词语。(5分) 2、下列词语中的“端”和“变化多端”中的“端”意思相同的是( )。(2分) A.尖端 B.品行不端 C.举其一端 D.发端 3、填在语段中的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是( )。(1分) A.分辩 B.分辨 C.争辩 D.辩证 4、画线的句子中有一处语病和一个错别字,请把改正后的句子写下来。(2分) 二、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完成练习。(5分) ①变化多( ) ②五( )斑斓 ③神( )气( ) ④金( )辉煌 ⑤绚丽( )目 ⑥隐隐( )( ) 1、词语⑥的反义词是 。(1分) 2、夏日雨后的八大关更显避暑胜地的魅力,让游人 ,流连忘返。(选词填空,填序号)(1分) 三、选择题。(10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扩大(kuò) 负荷(hé) B.浙江(zè) 漆黑(qī) C.臀部(tún) 蜿蜒(wān) D.刹那(shà) 一簇(cù)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端坐(正) B.模范(榜样) C.气势(权力) D.水程(一段路) 3、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句子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为了让头脑保持 ,她找到一个 的地方独自思考。 (2)缺少 真相与谎言的关键性证据,任凭他怎么 也是徒劳。 A.沉静 清净 分辨 分辨 B.冷静 清净 分辨 分辩 C.清净 冷静 分辩 分辨 D.冷静 沉静 分辨 分辩 4、林则徐给福州西湖宛在堂题了一副对联,上联为“长空有月明两岸”,根据对联对仗的特点推测,下联是( )。(2分) A.耳外浮云何足论 B.四面湖山归眼底 C.天教处士领湖山 D.秋水不波行一舟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记金华的双龙洞》按游览顺序记叙了游览金华双龙洞的经过 B.《海上日出》写晴天日出是按景物变化的顺序来写的 C.直观描写和真实感受相结合,可以突出景物的特点 D.应该把游览时看到的所有景物都详细地描写出来 四、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6分) 1、太阳把黑云也染成了紫色或者红色。(改为被字句) 2、这时候发亮的不仅是太阳、云和海水,连我自己也成了光亮的了。(用上关联词语写句子) 3、怎样小的小船呢?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仿写句子) 怎样广阔的大海呢? ,是这样广阔的大海。 五、根据课本内容完成下面的练习。(7分) 学文悟法。《记金华的双龙洞》中作者的游览路线是:路上→ → → → →出洞。这启示我们写游记时,可以按照 顺序来写。《海上日出》按照 的顺序描写了晴朗时海上日出的景象,这启示我们按照 的顺序可以写出景物发生的变化。 阅读理解 六、小古文阅读。(10分) 游黄山日记(后) 转入石门,越天都①之胁②而下,则天都、莲花二顶,俱秀出③天半。路旁一岐④东上,乃昔所未至者,遂前趋直上,几⑤达天都侧。复北上,行石罅⑥中。石峰片片夹起,路宛转石间塞者凿之陡者级⑦之断者架木通之悬者植梯接之。 (节选自《徐霞客游记》) 【注释】①天都:天都峰,黄山的第三高峰。②胁:此处义为山腰。③秀出:此处义为高高耸立。④岐:通“歧”,分支,分岔,此处指岔路。⑤几:几乎。⑥罅(xià):裂缝,缝隙。⑦级:此处义为铺台阶。 1、照样子,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共标3处)(3分) 路 宛 转 石 间/塞者 凿 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