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安一中2025届高三年级第二学期5月检测 地理试卷 命题人: 审题人: 时间:75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选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SSTA指海表温度距平,是衡量某一时间段内海平面温度与长期平均值偏差情况的指标。日本附近关键海域大气热通量的变化对东亚季风区大气环流有着重大影响,研究表明:当湍流热通量和SSTA为正值时,代表海洋影响大气,而当二者为负值时,表示大气强迫海洋。下图示意日本关键海域地理位置及1920~2010年日本关键海域湍流热通量及SSTA的年变化。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湍流热通量:湍流热通量包括潜热通量和感热通量。感热通量是由于海气温差产生的热量输送,潜热通量则是由于表面蒸发所产生的潜热释放。 1.1950~2010年,日本关键海域湍流热通量与SSTA的关系是( ) A.始终为正相关关系 B.极值区间相关性较强 C.正值区间相关性强 D.负值区间相关性较弱 2.1920~2010年,日本关键海域海洋热量损失较大的时间段为( ) A.1920~1930年 B.1950~1960年 C.1980~1990年 D.2000~2010年 3.1985年日本关键海域湍流热通量和SSTA值带来的影响正确的是( ) A.海洋对大气的强迫作用增强 B.海洋向陆地水汽输送量增大 C.海气相互作用激烈程度变强 D.日本陆地年温差可能会增大 广州某知名农业品牌公司锚定高质量发展,做强农产品精深加工,以智能高端装备为抓手,科技赋能“新农业+大健康+云平台”产业生态链,支撑30个综合产业园、300个标准工厂、3000个移动加工基地建设,开发多品种、自然成熟的天然绿色产品,助农业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下图为该公司“新农业+大健康+云平台”产业生态链图示。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新农业+大健康+云平台”产业生态链形成的关键因素是( ) A.农业技术 B.物流产业 C.数据信息 D.土地位置 5.与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相比,“新农业+大健康+云平台”产业生态链( ) A.农业生产规模化强 B.三大产业融合度较优 C.农业生产区域性强 D.产品销售方式单一 6.为积极融入“新农业+大健康+云平台”产业生态链,农业产区应( ) ①推广现代农业技术②建立产销双制化体系③促进农业生产绿色化④标准化农业生产资源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落叶树木在春季的展叶时间主要受气温和光照时长的共同影响。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光照调节对落叶树种适应气候变化发挥了重要作用。下图示意某落叶树种春季展叶时间与生长期内理论碳吸收量之间的关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与M点相比,落叶树种在早春展叶理论碳吸收量较低是由于易遭受( ) A.冻害 B.洪涝 C.干旱 D.台风 8.M点后落叶树种理论碳吸收量下降主要是由于( ) A.地面温度较低 B.土壤水分较少 C.生长时间不足 D.日照强度较小 9.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光照调节对落叶树种适应气候变化的主要作用是( ) A.提前至早春展叶 B.避免展叶过早 C.延后至晚春展叶 D.避免展叶过晚 盐水楔是指在河流入海口处,密度大的海水沿河床底部侵入河口形成的界面清晰、形态稳定的楔形水体。下图示意河口盐水楔。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盐水楔的变化特点是( ) A.入海口越宽,盐水层越厚 B.越深入河口,盐水层越厚 C.水下地形坡度大,入侵距离远 D.盐淡水密度差大,入侵距离远 11.盐水楔形成后,河口泥沙( ) A.含量稳定 B.沉积明显 C.向河流上游淤积 D.向外海排泄 流坑古村地处江西抚州市乐安县的乌江之畔,被誉为中国“千古第一村”“古代农村文明的活化石”。乌江水流环绕村庄,古人建村时开挖7口池塘组成龙湖,引乌江之水入龙湖,引龙湖之水入村。村落内部,形成“七横一纵”八条街巷的基本格局。图1为流坑古村街巷水系示意图,图2为流坑古村内外水循环流程分析图。据此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