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统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阅读素养专项练习 阅读素养练习(一) ———抓住关键语句,初步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一、阅读专项训练。 春天的时候,院子里的那棵老枣树,长出嫩嫩的细芽,一场春雨过后,便长出椭圆形的叶子。 夏天的时候,黄绿色的小花簇满了枝头,浓郁的芳香引来成群的蜜蜂,嗡嗡地穿梭于细密的小花间。 花谢后,便结出青绿的小枣子,起初还不如绿豆大,后来竟长成如大拇指肚大小的椭圆形枣子。 秋天,枣子渐渐地由青变白,由白再变红。 到了金秋八九月间,红彤彤的枣子便挂满了树梢间,犹如一颗颗光彩夺目的红宝石镶嵌在硕大的树冠上。 每年这个季节,便是我们兄妹三个最快乐的日子。每天放学回家,我就噌噌地爬上树,站在树杈上,抓一把红枣塞进嘴里,醉人的香甜嗖地一下从嘴里甜到心里,继而传遍整个神经末梢。妹妹够不着,便仰着脖子在树底下等我晃一下枝头,然后噼里啪啦地下起枣子雨,妹妹提着小竹篮,一边吃,一边捡。 那种情形至今回想起来,心里还有说不出的兴奋和感动。 1. 通过优美生动的句子体会情感。用“ ”画出一个优美生动的写景句子,这个句子描写了这样的画面: 。 从这个画面中可以感受到作者 的情感。 2. 抓住描写作者感受的句子体会情感。 (1)作者兄妹三个爬树、摘枣、吃枣时的感受是 的,从中可以体会到他的儿时生活是 的。 (2)抓住关键词,说说画“ ”的句子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二、阅读综合训练。 高的是麦子,矮的是豆荚(节选) ①麦子熟的时候,豆荚也长大了。 麦子是黄黄的,豆荚是青青的。 黄黄的麦子和青青的豆荚,在五月的和风中,娴静地微笑。 于是,空旷的田野里洋溢着熟了的麦子和熟了的豆荚那无与伦比的清香。 ②那时候,麦子和豆荚诱惑着我们,我们变得忙碌起来。 湿湿的、长长的田埂上,通常会出现我们握着镰刀、挎着竹篮的身影,那些细细的、小小的身影像一只只青草蜢,不停地蹦跳着,蹦跳着。 ③五月的风暖暖的,赤足走在油光光的泥土里,软软的,冷不丁泥土会从我们的脚趾缝里冒出来,真是舒服。 ④家里的兔子等着我们鲜嫩的青草呢! 我们小心翼翼地从麦田的沟沿上、豆地里扯到一小捧一小捧的嫩青草,放进竹篮里。 想到日后剪兔毛的情景,我们禁不住要咧开嘴巴笑。 ⑤忙完了,肚子也开始咕咕叫了。 别愁,我们有我们的办法。 皮皮摘来了嫩豆荚,小梅从自己家的院子里掰了几只竹笋。 青青的家离这儿最近,他拿来了铁锅和米。 来,我们自己做饭吃! 我和春芳帮不了忙,就去垄沟里捉来泥鳅,洗净了,丢进饭锅里。米饭还没烧好,我们已被锅里溢出的香味熏得口水欲滴…… ⑥吃饱了,我们也乏了,于是便往草地上一躺,闭上眼睛,伸开四肢,让五月的阳光在我们圆滚滚的肚子上画出漂亮的图案。 当我们一觉醒来,睁开眼,映入眼帘的是一片麦子和一片豆荚,高的是麦子,矮的是豆荚…… 1. 在第①段中用“ ”画出描写颜色的句子,用“﹏”画出描写香味的句子。 2 麦子和豆荚熟了的时候,“我们”做的趣事有 、 、 。(选填三件事) 3. 第⑥段写道:“吃饱了……让五月的阳光在我们圆滚滚的肚子上画出漂亮的图案。”下列诗句中与句中儿童的行为相似的是哪一项 ( ) A.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B.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C.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D.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4. 对结尾画“ ”的句子理解最恰当的是哪一项 ( ) A. 丰富文章的内容。 B. 照应开头,赞美麦子、豆荚长势好。 C. 体现了孩子们的顽皮。D.“我们”只能睡在田埂上,说明条件艰苦。 5. 第①段写麦子和豆荚“在五月的和风中,娴静地微笑”,这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联系全文,说说你从这样的描写中体会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阅读素养练习(二) ———阅读时能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 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