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26413

第5课 三大改造 课件(30张ppt+内嵌视频)

日期:2025-05-14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23次 大小:2889083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5课,三大,改造,课件,30张,ppt+
  • cover
(课件网) 姓名:刘老汉 职业:农民,家境贫寒,靠给地主家做长工维生(农业) 家庭成员: 女儿:小手工作坊主(手工业) 儿子:资本家工厂工人(资本主义工商业) 1950年,刘老汉的生活巨变:全村的父老乡亲都动员起来,丈量田地,分牲畜、分农具,干劲儿十足地在自己的土地上辛勤劳作!到了秋天,丰收的喜悦让刘国范一家乐开了怀! 土地改革后,农民分到了土地,农业生产有了恢复和发展。 情景再现———刘老汉的喜与忧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第5课 三大改造 1. 通过阅读教材,准确说出三大改造的基本史实。 2. 运用史料分析三大改造的必要性,理解三大改造对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意义。 3.通过学习,体会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改造的探索和创造精神,激发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的热情。 本课重点 学习目标 李老汉在1952年春天的土改中分到了土地,本以为这下能过上好日子了,但是他很快发现单靠自己干、手里的农具根本不够用,自己还没有耕牛,也没钱买种子;后来好容易东拼西凑种了点庄稼,却没有水渠灌溉,长势一直不好;更没想到的是,秋天一场蝗灾竟然让他颗粒无收!欲哭无泪的老汉为了活命,在冬天只得把地卖了,又靠借高利贷和租富农的土地艰难度日。 情景再现———刘老汉的喜与忧 01 小农田迈向大集体 ———农业生产合作社 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农业生产合作社 阅读课本P23,研读史料,分析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原因 土改结束后(1953年)湖南省贫雇农平均每户占有生产、生活资料情况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农业统计资料 生产、生活资料 耕地(亩) 牛(头) 猪(只) 犁(张) 水(架) 房(间) 数量 6.98 0.32 0.58 0.62 0.16 3.91 ①土地改革后,一家一户分散经营,影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随着工业建设和城市工矿区的发展,城镇人口的迅速增加,国家对商品粮和工业原料的需要急剧增加。然而分散落后的小农经济束缚农村生产力的发展,难以满足经济建设发展需要。 ②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材料一 材料二 走集体化道路,抱团取暖 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农业生产合作社 农民申请加入农业合作社 阅读课本P23—24,自主梳理农业改造的时间、目的、方式、原则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时间 方式 目的 原则 1953年 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 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自愿互利原则 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农业生产合作社 特点:公有化程度越来越高 生产合作社一起劳作 农民积极加入合作社 丰收时节合作社领取粮食 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农业生产合作社 材料:1956年底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情况 参加合作社农户 占全国农民总数(%) 参加高级农业合作社 占全国农户总数(%) 1.18亿户 96.3 1.0742亿户 87.8 土地改革前 土地改革 农业合作化 封建土地所有制(土地归地主私有) 农民土地所有制 (土地归农民私有) 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 (土地归集体公有) 没收地主土地分 给无地少地农民 农业生产合作社 (方式) 承认土地私有 允许自由买卖 历次农村改革的演变 刘老汉的日子是越过越红火啦,可是他又高兴不起来了,原来,刘国范的大女儿早年进城,开了个手工作坊,资金少,设备简陋,工艺落后,女儿一家的生活的举步维艰。 情景再现———刘老汉的喜与忧 分散落后的个体私有制限制了生产力的发展 想一想: 怎么才能解决李老汉女儿的问题呢? 01 小作坊汇成大社团 ———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参加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1956年底,90%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阅读P24,说出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方式、结果 贰: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手工业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