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29251

2.《烛之武退秦师》任务式课件(共36张PPT)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日期:2025-05-13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70次 大小:2094426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必修,语文,高中,统编,学年,2024-2025
  • cover
(课件网)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孙子兵法》 “一言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 ———《文心雕龙》 创境设问 学习目标:1min 语言建构与运用:掌握文章中出现的古汉语常识,注意多义词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意义和用法。 思维发展与提升:了解烛之武善于利用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说服方法,认识烛之武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审美鉴赏与创造:学习本文说理透辟、善于辞令的语言,以及起伏跌宕、生动活泼的情节,品味文本之美。 文化传承与理解:正确认识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临危受命,不避险阻,只身说服秦君,维护国家安全的爱国精神。 左丘明,姓丘,名明,因其父任左史官,故称左丘明。 东周春秋末期鲁国都君庄人。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散文家、军事家。 中国传统史学的创始人,中国史学的开山鼻祖,被誉为“百家文字之宗、万世古文之祖”,被尊称为“文宗史圣”、“经臣史祖”。 左丘明的《左氏春秋》和《国语》两部史学巨著,保存了具有很高价值的原始资料。 作者介绍 左丘明 (前502年~前422年) 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司马迁 孔子挚友,两人曾乘车到周国都城,观览周国史籍,他品行高洁,为孔子所推崇 预习:阅读预习案,勾画作者、作品、史书体例及背景等知识5min 《左传》 《左传》以《春秋》的记事为纲。以时间先后为序,详细地记述了春秋时期各国内政外交等大小事实。 又名《春秋左氏传》 《春秋》 中国古代儒家典籍“六经”之一 周朝时期鲁国的国史 据传是由孔子修订 传 注释或解释经书的文字 诠释之作相继出现 语言简练、难以理解 《春秋》三传 《春秋左氏传》 《春秋公羊传》公羊高 《春秋谷梁传》谷梁赤 体例:第一部 编年体史书 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 《左传》特点:叙事富有故事性、戏剧性;善于描写战争; 保存大量史料。 一个叫左丘明的人对《春秋》这本书所作的解释说明 预习:阅读预习案,勾画作者、作品、史书体例及背景等知识5min 春秋笔法 “春秋笔法”,又称微言大义,“一字含褒贬”。简言之,就是语言极为简练,但又寓褒贬于曲折的文笔之中。 如:“僖公三十年,春王正月。晋人、秦人围郑 。”《春秋》用六个字简明扼要概括了这个事件。 而《左传》在叙述秦晋围郑这场事件时,情节跌宕起伏叙事详细。可以说,正因为《左传》才有了“春秋”的生动。 预习:阅读预习案,勾画作者、作品、史书体例及背景等知识5min 预习:阅读预习案,勾画作者、作品、史书体例及背景等知识5min 按内容 按方式 编年体:以时间为中心,按年、月、日顺序记述史事。 《春秋》———第一部编年体史书 《左传》———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 国别体: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载历史事件。 《国语》第一部国别体史书 《战国策》 纪传体:通过记载人物活动反映历史事件。 《史记》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纪事本末体:以事件为主线,将有关专题材料集中的史书体例。 《通鉴纪事本末》 通史:不间断地记叙自古及今的历史事件。 《史记》: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断代史:记录某一时期或某一朝代的历史 《汉书》: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通史 断代史 纪传体 国别体 纪事本末体 编年体 《史记》 《汉书》 《春秋》 《国语》 《通鉴纪事本末》 预习检测 预习:阅读预习案,勾画作者、作品、史书体例及背景等知识5min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僖公三十年)。导致事情发生的原因有二点。 其一,郑国曾二次得罪过晋国,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跑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公元前 632 年时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出兵助楚国,结果以楚国失败告终。郑国马上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