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29571

吉林省白城市东北地区2025届高考名师联席命制(5月)信息卷语文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5-05-08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16次 大小:4145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吉林省,命制,试题,语文,信息,5月
  • cover
2025年全国高考名校名师联席命制 语文信息卷 编写 审订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数字史学作为历史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其核心在于利用数字技术来研究历史,促进历史研究的科学化、准确化和信息化。然而,任何一种新兴的研究方法和学科方向在发展过程中都可能存在争议,数字史学也不例外。这些讨论实际上反映了学术界对数字技术的矛盾心态。笔者以为,数字史学面临的争议,主要集中在技术与人文的平衡、数字化史料的使用等方面。毫无疑问,数字技术为历史研究提供了新的工具和方法,但技术不能也不会完全替代研究者对历史的理解和诠释。与其只在理论层面讨论其利弊,不如选择合适的领域通过具体研究来加以验证与深化。以数字技术深化城市史研究是学界近年来比较关注的一个新领域。数字城市史研究的探索表明,推动数字史学发展不会让数字和技术取代传统研究,取代理论分析,反而会让传统史学研究更具活力和创造力。 相比历史学其他分支,中国城市史更加具备与数字史学融合发展的条件。中国古代保存了大量历史典籍,其中有不少记载与城市发展相关,特别是地方志保存了非常丰富的城市史资料,如关于城市选址和城市的自然地理环境、空间分布、街道、经济、文化等。晚清民国时期,随着中国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城市在国家和地区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增强,有关城市的资料更是大增。新中国成立以来,由于国家统计制度、档案制度等一系列制度的建立,以及报刊、图书、音频、视频、图像制作出版等,海量的城市数据得以保存。这些使得中国城市史特别是新中国城市史的数字化研究具备较为扎实的史料基础。而由于近代以来特别是新中国城市史的资料数量过于庞大且分散,如果仍以传统的方式来收集整理资料并开展研究,不仅效率低下,且很难保证资料的全面性、系统性与研究结论的科学性。因此,深入系统开展中国数字城市史研究已十分必要。 作为新兴史学,数字城市史在现有的城市史研究基础上,利用数字技术,结合历史学、地理信息系统等多学科知识,对城市历史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和可视化,从而为研究城市的发展变迁等提供新的视角和方法。科学研究视域下的“数字化”应包含以下几个步骤:首先将真实世界的具象信息虚拟化,转化为机器可以读取和识别的数据,然后对信息进行数字化处理,即采用特定的数理方法将真实的数据过滤提纯并抽象为相对的符号,转变为机器交互识别的语言数据。需要注意的是,数据虽然被抽象和过滤,其真实性仍可以根据需要予以保证,但主要保留的是重要特征数据。最后在得到特征数据后,研究者可以对其赋予不同属性,使其成为不同集合,再经过归纳演绎或更深层次的算法分析得出规律性认识。 与传统城市史研究不同,数字城市史更加关注如何运用数字技术来研究城市的发展变迁。数字城市史不仅关注技术层面的发展,还涉及城市的历史演变、城市规划、建筑风格、社会结构、经济增长、文化发展等内容,有助于全面立体地展现城市发展轨迹,并可通过数字技术运用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历史参考。基于数据处理,再经过多媒体化的手段将这些抽象的数据进行具象表达,通过数据处理手段(如搭建模型和程序)完成数据的自动化处理,将数据涵盖的时空尺度进行拓展和压缩,实现智能化和人机交互的愿景,从而可在“瞬时”完成研究结论的生成与可视化呈现。 从史学研究发展来看,开展和加强数字城市史研究具有必要性。早在城市史兴起之初,数据的广泛应用就是一种普遍现象。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系统开展数字城市史研究有助于城市史研究方法的创新,使城市史研究更加深入精确。通过海量数据的收集处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