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人|教|部|编|版|高|中|语|文 玩偶之家(节选) 学习目标 了解戏剧的基本元素 了解易卜生、《玩偶之家》的写作背景 及人物和剧情。 注意角色的行为和情感变化 分析选文的戏剧冲突,鉴赏主要人物形 象,舞台说明的作用。分析并领悟娜拉出 走的原因。 梳理主要情节,把握情节“冲突” 。 了解作者 PART 1 易卜生 1828-1906 世纪后半期挪威著名的戏剧家。1828年3月,生于挪威希恩小镇的一个富足家庭。1936年,父亲破产。迫于生计,16岁时经由父亲安排,到一家小药店当学徒。工作之余,自学希腊文。1848年至1849年期间,创作了第一个剧本《凯替莱恩》。1850年,研读古典文学。1906年5月23日逝世。 《彼尔·京特》《玩偶之家》 《群鬼》《人民公敌》《海达·加布勒》 《野鸭》等。 了解背景 PART 2 自19世纪70年代起至20世纪初叶 工业革命迈入以电气化为标志的崭新阶段,史称第二次工业革命。 长期奉行父权制度的挪威社会逐渐涌动起妇女解放思潮,当时进步人士提出"妇女解放的首要前提在于全体女性重返公共生产领域"的革命主张。1879年正值挪威女性平权运动蓬勃发展的关键节点,剧作家易卜生在此社会背景下完成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社会问题剧《玩偶之家》。值得注意的是,易卜生曾与女权先驱卡米拉·科莱特及奥斯塔·汉斯泰建立深厚友谊,其中科莱特女士对性别平等的深刻见解直接触发了剧作家的创作灵感。挪威本土如火如荼的妇女解放浪潮不仅为易卜生提供了丰富的社会观察素材,更推动他通过戏剧创作这一艺术形式,为争取女性社会权益发出振聋发聩的时代强音。 解释题目 PART 3 玩偶之家 《玩偶之家》又译《娜拉》或《傀儡家庭》该剧共三幕,是一部典型的社会问题剧,课文节选自第三幕。 玩偶,指供儿童玩耍的人形玩具。 剧中喻指女主人公娜拉在家庭中“玩偶”般从属于丈夫的地位 从一个侧面揭示了当时男权社会中妇女没有独立自主地位的社会现实 本课关联知识 PART 4 戏剧:由演员扮演角色在舞台上当众表演故事,以语言、动作、舞蹈、音乐、木偶等形式达到叙事目的的一种综合艺术。 戏剧的表演形式多样,常见的有:话剧、歌剧、舞剧、音乐剧、木偶戏、皮影戏等。 分类 作品类型:悲剧、喜剧、正剧等; 题材内容:历史剧、现代剧、哲理剧等; 剧作长度:独幕剧、多幕剧、短剧; 创作方法:古典主义戏剧、浪漫主义戏剧等。 走进文章 PART 5 ①开头到“他拿了那些信走进自己的书房,随手关上门” 海尔茂没看信之前对娜拉百般宠爱。 ②从“瞪着眼瞎摸,抓起海尔茂的舞衣披在自己身上”到“娜拉站着不动。海尔茂走过去开门”。 海尔茂看过信后,怕因此影响自己的名誉地位,怒斥妻子下贱无耻。 从“披着衣服在门厅里” 到结尾。 当债主在娜拉的女友感化下主动退回借据时,海尔茂又对妻子装出一副笑脸。 娜拉看透了丈夫的自私和夫妻间的不平等,不甘心做丈夫的玩偶,愤然出走。 戏剧冲突是戏剧中矛盾的表现,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但所有的冲突都需要一个导火索来引爆,那么本文的导火索是什么呢? 一张借据 一张借据是如何引发矛盾的呢? 借据决定着海尔茂对娜拉的态度,触发最后的剧情 全剧的核心冲突发生在海尔茂和娜拉之间,起因是一张借据。这张借据对推动主人公夫妻关系的发展、展现主人公性格的多面性、凸显剧作的思想主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全剧的核心冲突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对情节的推动作用。 假若没有柯洛克斯泰以公布娜拉伪造签证的事相要挟这个突发事件,娜拉的家庭可能永远不会爆发冲突,这个家庭就会“平静地”存在。 对人物的塑造的作用。 这个戏剧冲突更加鲜明地表现了海尔茂的虚伪、自私、善变等形象,也表现了娜拉坚毅倔强、诚恳善良、富于自我牺牲的精神和追求人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