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语文学科 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国宝大熊猫》学习单 1.请你按照示例将收集到的资料归类整理到下面的“‘国宝大熊猫’问题统计表”中。 “国宝大熊猫”问题统计表 问题类别 具体问题 类别(分类归属) 问题:_____ 分布地区 问题:_____ 样子(头、躯干、四肢、尾巴、体态、毛色等) 问题1:_____ 问题2:_____ 生活习性 (日常活动、主要食物、睡眠时间、繁殖情况) 问题1:_____ 问题2:_____ 价值/地位 问题:_____ 保护现状 问题:_____ 其他 问题:_____ 2.仿照示例,结合你收集到的资料,用“一问一答”的形式写一段介绍大熊猫的话。 例:大熊猫为什么有黑眼圈呢?原来是它天生视力差,黑眼圈其实和人戴墨镜防止太阳直射是一个功能,黑眼圈能吸收阳光,减弱射入眼睛的光线,同时吸收能对眼睛造成伤害的紫外线,起到了一定的保护眼睛的作用。 国宝大熊猫 班级 姓名 开头 (猜谜、开门见山、自我介绍、自问自答、排比式) 介绍分布 地区 (野外、圈养) 写清楚原因哦! 介绍外形 1.写好中心句; 2.从整体到部分; 3.运用修辞(如拟人、比喻、对比、夸张等); 4.至少详细描写三处。 介绍生活 习性 (介绍吃饭、爬树、睡觉) 每个习性分段介绍; 写好中心句、过渡语; 运用修辞写出它的可爱; 描写时抓住它的动作、神态等; 调动多种感官,如视觉、听觉,并加上自己的想象。 介绍地位 介绍历史,为什么会称为我国“国宝”; 熊猫外交; 结尾 (首尾呼应,呼吁保护)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语文学科 三下第七单元习作《国宝大熊猫》教学详案 【教学目标】 1.能查找资料,整合信息,围绕提示的问题写一写大熊猫。 2.通过自评和互评,能用修改符号修改不准确的内容并补充新的内容。 【教学准备】 针对教材及自己提出的问题,收集国宝大熊猫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课前热身———萌宝初相遇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位神秘朋友,先猜猜它是谁———黑耳朵,白棉袄,竹枝竹叶当饭菜,走起路来摇又摆,中国宝宝人人爱。” 生:大熊猫! 师:没错!就是我们的国宝大熊猫! 将谜语内容和熊猫照片对照,说说你是怎么猜出来的。(谜语中的“黑耳朵,白棉袄”提示了大熊猫的外形特点、“竹枝竹叶当饭菜”提示了大熊猫爱吃的食物) 小结:抓住大熊猫特点的关键信息,一下子就猜出来了。 3.大熊猫人见人爱,是我们的国宝,今天我们要作为“国宝大熊猫讲解员”,把它介绍给全世界的熊猫爱好者。 (课件出示大熊猫萌图)谁来说说,你在哪里见过大熊猫?它哪一点让你觉得最可爱? 生1:我在动物园见过,它抱着竹子啃的样子特别萌! 生2:电视上看过,它的黑眼圈像戴了墨镜,很有趣! 师:大家观察得真仔细!关于大熊猫,你知道哪些知识?还有什么想知道的?可以大胆提问,今天我们请豆包来当小助手,帮我们解答!(打开豆包界面)比如这位同学问:“大熊猫会游泳吗?”(输入问题,豆包秒回答案)看!豆包说大熊猫不仅会游泳,遇到危险还会躲进水里呢!谁再来试试提问? 二、审题指导———解密“国宝三问” 师:(课件出示教材问题)很多小朋友想了解大熊猫,这三个问题最关键———(指读)“大熊猫是猫吗?生活在哪里?为什么是国宝?”这三个问题分别在问大熊猫的什么呢? 生:第一个问类别,第二个问住的地方,第三个问为什么是国宝! 师:说得好!(板书思维导图:身份、家园、国宝原因)现在,我们请豆包来拓展一下:比如“熊猫是熊还是猫?”(豆包搜索后展示答案)虽然熊猫看起来萌萌的,像猫咪一样可爱,但本质上还是一只熊哦!谁还想让豆包帮忙解答疑问? 生:刚出生的熊猫长什么样? 师:豆包马上来帮忙!(输入问题)原来大熊猫幼崽刚出生时只有100克,粉嘟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