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30763

小学生主题班会通用版重阳节习俗文化 课件 (共17张PPT)

日期:2025-05-09 科目:班会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30次 大小:261360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小学生,主题,班会,通用,重阳节,习俗
  • cover
(课件网) 九九重阳节 九月九日重阳节主题教育班会 待到重阳日 还来就菊花 目录 1 重阳节的起源 重阳节的传说 2 3 重阳节的习俗 重阳节的诗词 4 重阳节的起源 九月九日重阳节主题教育班会 待到重阳日 还来就菊花 重阳节的起源 重阳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日期在每年农历九月初九。 九 九 阳数 阳数 两个阳数,视为重合的阳数。 因此称为“重阳”。 重阳节的起源 重阳节源自天象崇拜,上古时代有在季秋举行丰收祭天、祭祖的活动; 古人在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这是重阳节作为秋季丰收祭祀活动而存在的原始形式。 天象崇拜 秋收祭祀 重阳节的传说 九月九日重阳节主题教育班会 待到重阳日 还来就菊花 重阳节的传说 相传在东汉时期,汝河有个瘟魔,只要它一出现,家家户户就会有人病倒,甚至天天有人丧命,这一带的百姓受尽了瘟魔的蹂躏,惨不忍睹。 村里 有个瘟魔 当时汝南县有个青年叫桓景,有一年瘟疫夺走了他的父母,自己也差点儿丧了命。桓景病愈后,他辞别了心爱的妻子和父老乡亲,决心出去访仙学艺,为民除害。 桓景 访仙学艺 重阳节的传说 桓景历经艰险,终于找到了一位法力无边的仙人,仙人为他不辞劳苦、为民除害的精神所感动,决定收他为徒。仙人还给他一把降妖宝剑,并密传授降妖剑术。桓景废寝忘食,日夜苦练,终于练出了一身非凡的武艺。 桓景 练成武艺 仙人送给桓景一包茱萸叶、一瓶菊花酒,并授以避邪秘诀,在九月八日这天让桓景立即骑着仙鹤赶回家去。九月九日早晨,他按照仙人的嘱咐把乡亲们领到附近的一座山上,发给每人一片茱萸叶、一盅菊花酒。 桓景 回家救人 重阳节的传说 中午时分,狂风怒号,北风骤起,天昏地暗,随着几声凄厉地吼叫,瘟魔冲出汝河,扑到山下。就在这时,瘟魔突然闻到茱萸的奇味和菊花酒的醇香,脸色突变,瑟瑟发抖,不敢前行。 桓景手持降妖宝剑,立即奔下山来,经过几个回合的激烈搏斗,桓景将瘟魔刺死,瘟疫消除。 后来人们就把重阳节登高看作是免灾避祸的活动。 桓景 智斗瘟魔 重阳 登高免灾 重阳节的习俗 九月九日重阳节主题教育班会 待到重阳日 还来就菊花 重阳节的习俗 庆祝重阳节一般会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采中草药、摆敬老宴、吃重阳糕、制药酒养生、饮菊花酒等活动。 重阳日,历来就有赏菊花的风俗,所以古来又称菊花节。在中国古俗中,菊花象征长寿。菊是长寿之花,又为文人们赞美作凌霜不屈的象征。 观赏菊花习俗 重阳节的习俗 登高习俗 重阳节登高的风俗历史悠久。古代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 登高风俗其由来大致有三:其一是源于古人的山岳崇拜;其二是源于“清气上扬、浊气下沉”的气候;其三是登往高处乘清气升天。 1 2 重阳节的习俗 重阳佳节饮菊花酒,是中国的传统习俗。 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 菊花酒是药酒,味道微微有一点苦,饮后可使人明目醒脑,而且具有祛灾祈福的吉祥寓意。 饮菊花酒习俗 重阳节的诗词 九月九日重阳节主题教育班会 待到重阳日 还来就菊花 重阳节的歌谣 八月中秋哥送饼,九月重阳妹送鞋。 九月九,是重阳;放纸鹞,线爱长。 菊花黄,黄种强; 菊花香,黄种康; 九月九,饮菊酒, 人共菊花醉重阳。 重阳节的诗词 过故人庄? 唐·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爱在重阳 九月九日重阳节主题教育班会 待到重阳日 还来就菊花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