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模拟试题(二) 本试题共8页,包括两道大题。全卷满分50分,考试时间为5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1分,共20分) 手机地图的出现方便了人们的日常出行。读图“车载导航界面示意图”,完成1~2小题。 1.当小明用手指放大地图查看具体路况时,地图的 A.比例尺变大 B.显示范围变大 C.内容变简单 D.指向标变向 2.学校到超市的实地距离为100米,图上距离为2厘米,则比例尺为 A.1∶2000 B.1∶20000 C.1∶5000 D.1∶50000 3.下列比例尺中,最大的是 A.五万分之一 B.1∶1500000 C.1∶3500000 D.三百万分之一 读图“美国、澳大利亚农业带分布和地形剖面示意图”,完成4~6小题。 4.下列地理特征中,属于两国共有的是 ①濒临最大的大洋 ②地形特征为东西纵列 ③首都为本国最大城市 ④主要人种为白种人,使用英语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5.两国的地势特点都是 A.中间高,四周低 B.东西高,中部低 C.东西低,中部高 D.南北高,中间低 6.图中①农业带和甲农业带,发展畜牧业的共同有利条件是 A.气候冷湿,适宜牧草生长 B.降水丰富,热量充足 C.气候干旱,光照强 D.人口密集,市场需求大 读图“欧洲西部地形图和部分城市气候类型图”,完成7~9小题。 7.图中城市A→B→C,气温和降水的变化规律是 ①年降水量变多 ②年降水量变少 ③气温年较差变大 ④气温年较差变小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8.城市A、B、C气温和降水存在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海陆位置 B.地形地势 C.纬度位置 D.人类活动 9.多数欧洲人爱吃牛肉、喝牛奶,餐桌上常见牛排、奶油、奶酪,这与当地发达的畜牧业有着密切的关系。以下因果关系排列正确的是( ) ①多汁牧草生长旺盛、草场广布 ②气候温凉、潮湿、多雨多雾、日照少 ③畜牧业发达 ④地处中纬度大陆西岸 A.②④①③ B.④②①③ C.④①②③ D.④②③① 10.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国情是( ) A.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B.总量丰富,但人均不足 C.总量很少,大部分依赖进口 D.人均资源丰富,但种类很少 读图“黄河‘地上河’示意图”,完成11~12小题。 11.图示忧患位于黄河的( ) A.上游 B.中游 C.中、下游 D.下游 12.为了根治该忧患,应采取的生物措施是( ) A.陡坡耕地 B.减少放牧的牲畜 C.植树种草 D.建挡土坝和梯田 读图“东北地区略图”,完成13~14小题。 13.为保持可持续发展,①地区适宜( ) A.大量开垦,建粮食基地 B.开采矿产,建工业基地 C.保护湿地,发展旅游业 D.砍伐木材,发展加工业 14.根据因地制宜原则,②地区的主要工业部门是( ) A.食品工业 B.钢铁工业 C.木材加工 D.纺织工业 读图“我国疆域及邻国示意图”,完成15~16小题。 15.关于我国疆域和地理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光热充足 B.位于西半球和北半球 C.位于亚洲西部、太平洋东岸 D.陆地面积居世界第二位 16.与我国相邻的国家配对正确的是( ) A.A—蒙古 B.B—俄罗斯 C.C—印度 D.D—老挝 新疆吐鲁番是我国夏季最热的地方,人称“火洲”。早在13世纪当地就凭借这一特殊的气候条件独创了一种治疗方式—沙疗(将身体病痛部位埋入沙中,利用阳光、干热、压力等综合作用,增加血液循环,对风湿性关节炎、颈椎病等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2014年“沙疗”被纳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读图“某游客正在野外悠闲地体验‘沙疗’过程”。完成17~18小题。 17.去吐鲁番体验“沙疗”最宜选择的时间是( ) A.2-4月 B.3-5月 C.6-8月 D.9-11月 18.“沙疗”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可能源于( ) A.维吾尔族 B.回族 C.藏族 D.蒙古族 大美新疆,美在自然,美在人文。读图8,完成19-20小题。 19.沿独库公路(从独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