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乡土中国 第五单元 语文 新课讲授 第一课时 《乡土中国》导读课 学习目标 1.激发学生阅读《乡土中国》的兴趣。 2.了解《乡土中国》的作者、成书背景、框架架构与价值。 3.初步掌握浏览、粗读等阅读方法。 学习重难点 重点: 了解《乡土中国》的作者、成书背景、框架架构与价值所在。 难点: 学会整本书阅读常用的浏览、粗读等阅读方法。 导入新课 中国人的种菜天赋,把外国人都惊呆了 “中国人现在种菜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中国,在世界各地只要有中国人,在他家里终会发现一些种植出来的绿色植物,如果有条件还会开垦出来一片土地,自己种菜吃。在种菜技艺上,中国人和外国人也有很大不同,在欧美一些国家,种菜的农民一生也只会重复种植一些蔬菜,而我们中国人种菜似乎是一种与生俱来的能力,只要给一把锄头一包种子总能种出一片菜地出来。” 导入新课 故乡是什么?是根植心底的一份眷恋,是永远也不会忘记,牵挂心头的一腔情怀。故乡的一切在每个人身上都打上了深深的烙印,每个人对故乡都有一种特别的感情,是融化在血脉中的感情。这就是中国人的乡土情结。中国人为什么会有如此浓烈的乡土情结?它又是如何形成的呢? 新知讲解 费孝通,祖籍江苏吴江。著名社会学家。1936年赴英留学,1938年获伦敦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同年回国。先后任云南大学、西南联合大学、清华大学教授等职。主要著作有《江村经济》《乡土中国》《生育制度》等。其中,《乡土中国》及《生育制度》是学术界公认的中国乡土社会传统文化和社会结构理论研究的代表作。 作家介绍 新知讲解 《乡土中国》来源于作者20世纪40年代后期在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所讲的“乡村社会学”一课的内容,当时作者应《世纪评论之约》分期连载14篇文章,《乡土中国》由这些内容、文章辑录而成。 写作背景 新知讲解 1.浏览:浏览目录,大致了解书的结构。 2.略读:略读就是快速阅读,了解每一章的内容大意,略读每一章的核心概念与主要观点,大致理解书中重要观点。 3.精读:精读就是认真反复阅读,逐字逐句地进行深入钻研,借助批注的方式记录下自己的心得体悟,可以借助回答教材中的阅读导引来检测对相关概念的理解是否到位。借助书本每一章前后的文本梳理勾连章节与章节之间的关系。 阅读指导 整本书“五步阅读法” 新知讲解 4.研读:研读就是在通读完全书,并精读过部分章节后,对在阅读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反复阅读和思考,这些问题可以是结合自己的阅读经验和生活经验提出的专题,也可以是参考教材后面附加的问题,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搜集资料、讨论展示。 5.重读:重读不是再读一遍,而是一遍一遍反复阅读,甚至终生阅读。对于同一本书,我们在不同的年龄,在不同的境遇下读所获得的感受与认知是不同的。 阅读指导 任务活动一: 阅读“序言”“后记”,完成任务 新知讲解 可以从以下角度出发: (1)书的内容(构成) (2)书的缘起 (3)写作(或研究)方法 (4)写书目的 自主阅读,用两三个短语或短句概括《乡土中国》这本书的特点。 新知讲解 (1)书的内容(构成): 研究中国基层传统社会———农村; 对中国基层社会的乡土特征进行了理论上的概述和分析; 回答“作为中国基层社会的乡土社会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社会”这个问题。 (2)书的缘起: 应当时《世纪评论》之约,作者把自己在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所讲“乡村社会学”一课写成的分期连载的14篇文章结集而成。 自主阅读,用两三个短语或短句概括《乡土中国》这本书的特点。 新知讲解 新知讲解 (3)写作(或研究)方法: 实地调查研究(田野观察); 社会结构分析; 比较研究。 (4)写书目的: 探索中国基层传统社会特点,改造中国传统社会; 发展中国社会学。 自主阅读,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