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茶馆(节选) 第二单元 语文 学习目标 ①通过梳理剧本情节,体会“大茶馆,小社会”的独特巧妙构思,了解“卷轴式”戏剧的结构特点。 ②通过鉴赏本剧富有个性化的语言和意蕴丰富的潜台词,体会戏剧台词的美妙魅力。 ③在任务活动中,交流合作,找到自己理解戏剧的方法,表达自己的个性理解。 学习重难点 重点: 1.品味剧本独特的语言风格。 2.分析人物形象。 难点: 分析矛盾冲突,揭示《茶馆》的主题思想。 导入新课 《茶馆》是现代文学家老舍于1956年创作的话剧。剧作展示了戊戌变法、军阀混战和新中国成立前夕三个时代近半个世纪的社会风云变化。一个叫裕泰的茶馆揭示了近半个世纪中国社会的黑暗腐败、光怪陆离,以及在这个社会中的芸芸众生。 剧本中出场的人物近50人,除茶馆老板之外,有吃皇粮的旗人、办实业的资本家、清宫里的太监、信奉洋教的教士、穷困潦倒的农民,以及特务、打手、警察、流氓、相士等,人物众多但性格鲜明,能够“闻其声知其人”,“三言两语就勾出一个人物形象的轮廓来”。作品通过茶馆老板王利发对祖传“裕泰茶馆”的惨淡经营,描写他虽然精明圆滑、呕心沥血,但终于挡不住衰败的结局,从侧面反映了中国社会的走向。 导入新课 “茶馆是三教九流会面之处,可以容纳各色人物。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这出戏虽只有三幕,可是写了50来年的变迁。在这些变迁里,没法子躲开政治问题。可是,我不熟悉政治舞台上的高官大人,没法子正面描写他们的促进与促退。我也不十分懂政治。我只认识一些小人物,这些人物是经常下茶馆的。那么,我要是把他们集合到一个茶馆里,用他们生活上的变迁反映社会的变迁,不就侧面地透露出一些政治消息么?这样,我就决定了去写《茶馆》。” 新课讲授 题目解说 “茶馆”指王利发开的“裕泰茶馆”,它是剧中人物活动的场所,也是透视中国社会发展变革的一个窗口。作品以裕泰茶馆的兴衰为背景,用现实主义手法深刻描绘了清末、民国初年、抗战胜利后三个不同时代的社会生活,叙写了几十个人物的生活变化,展示出一幅时代生活的巨型画面。 新课讲授 人物初探 1.这篇话剧节选部分的最后一句台词是“将!你完啦!”这句话是在什么场景下说的 又有何深意 2.戏剧中还有一个人说了类似的话,那就是“二爷,我看哪,大清国要完”。常四爷是怀着怎样的心情说出这句话的 一语双关,两层含义,其一是一局棋结束了,你输了;其二是一个时代的终结,清朝灭亡,封建社会走到了尽头。 无奈、伤心、激愤。 新课讲授 任务一:理解“大茶馆,小社会” 假如你有机会来到老舍先生笔下的裕泰茶馆,透过你的眼,你看到这小小的茶馆里有哪些引你关注的人和事 这些人和事又折射出怎样的社会现实 新课讲授 用小标题形式概括情节,并写出相对应的社会现实。 序号 小标题 社会现实 1 秦庞交锋 维顽矛盾(维新派与顽固派之间的尖锐斗争) 2 康六卖女 农民破产(穷困潦倒,民不聊生,社会黑暗) 3 常四爷被抓 腐朽黑暗(保守势力对舆论及进步人士严密控制) 4 太监买妻 荒淫无耻(清廷的腐朽、奢靡) 5 马五爷发威 洋势力强 6 二德子耍横 地痞遍地 7 刘麻子售洋表 洋货冲击,清廷无能 8 众茶客议论 漠视变法(戊戌变法严重脱离群众) 9 常四爷骂洋货 洋货倾销 10 鸽子之争 阶级对立 11 秦仲义梦想实业救国 实业救国 任务一:理解“大茶馆,小社会” 新课讲授 小结 戏剧采用“卷轴式”的平面结构:没有一个完整的情节线索,没有一个贯串始终的矛盾冲突, 人物虽多,但关系并不复杂,每个人的故事都是单一的,人物之间的联系也基本上是单线的。《茶馆》整幕剧是由一个个发生在茶馆中的小情节、小故事组成的,是平面展开的,形成“卷轴式”的平面结构,与中国传统戏剧的写法完全不同。 新课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