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31969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2单元4窦娥冤(节选)课件(共39张PPT)+练习含答案(教师用)

日期:2025-05-15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99次 大小:35526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节选,教师,答案,练习,PPT,39张
    (课件网) 第二单元 良知与悲悯 4 窦娥冤(节选) ●学习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了解中国古代戏曲的特点,掌握元杂剧的结构,积累并正确运用文中重点字词。 思维发展与提升:分析文中典故的出处,深入理解其意义。 审美鉴赏与创造:赏析文中戏剧冲突和窦娥性格的典型意义。 文化传承与理解:体会窦娥勇于反抗不合理社会的精神,培养学生向善的心灵。 课前预习 自主学习 ?知人论世    一代“曲圣”———关汉卿 简介:关汉卿(约1230—约1300),号已斋叟,大都(今北京)人。 元代戏曲作家,散曲作家,元杂剧奠基人,与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并称为“元曲四大家”,关汉卿居四大家之首。 成就:他的剧作为元杂剧的繁荣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是元代杂剧的奠基人。一生创作了60多个杂剧,从民间传说、历史资料和元代现实生活里汲取了许多素材,真实地表现了元代人民反对封建阶级压迫与民族压迫的斗争。他严肃的创作态度与批判现实的战斗精神对后世有巨大影响。 代表作品:《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单刀会》等。 ?背景回眸    阶级矛盾、民族矛盾的双重冲突 元代统治者是蒙古贵族和官僚,被统治者是劳苦大众。元代统治者为了巩固统治地位,不仅对劳动者残酷盘剥,而且实行民族分化的“种族歧视”政策,他们将全国人口分为四等: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和南人。统治者和地主阶级紧密勾结,共同压迫各族人民。在那个动荡不安的社会里,官吏昏庸无能,是非不分,流氓横行霸道,谋财害命。他们相互勾结,构成了虐民的罗网。在这张网下,普通人的生命没有什么保障。杂剧《窦娥冤》反映的就是元代社会的黑暗现实。 ?文学常识 关于“元杂剧” 元杂剧又称北杂剧,是元代用北曲演唱的传统戏曲形式。形成于宋末,繁盛于元大德年间。主要代表作家有“元曲四大家”———_____等。主要代表作有②_____ _____等。 其内容主要以揭露社会黑暗、反映人民疾苦为主,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主线明确,人物鲜明。其结构上最显著的特色是———四折一楔子和“一人主唱”。 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 《窦娥冤》《汉宫秋》《倩女离魂》《墙头马上》  杂剧角色分为旦、末、净、丑。旦包括正旦、外旦、小旦、大旦、老旦、搽旦。正旦:歌唱的主要女演员,外旦、贴旦:次要女演员。末包括正末、小末、冲末、副末。正末是歌唱的主要男演员,外末、副末是次要的男演员。冲末是首次上场的男演员。净是性格暴烈的男演员。丑是除以上三类外的演员,有孤(当官)、驾(皇帝)、卜儿(老妇人)、徕儿(小厮)、细酸(读书人)等。 元杂剧一般是一人主唱或男、女主角唱,主唱的角色不是正末,就是正旦,正旦主唱称旦本,如《窦娥冤》窦娥主唱。正末主唱的称为末本,如《汉宫秋》,汉元帝主唱。一般来说,一剧中一人主唱到底,这是通例。但也有少数剧本,随着剧情的发展,人物也有所变化。如《赚蒯通》,第一折正末扮张良,二、三、四折正末扮蒯通。这就出现了主唱人物的变换。 ?整体感知 1.初读印象 (1)《窦娥冤》第三折,写_____。她在赴刑场的路上,先埋怨鬼神指斥天地,再要求刽子手不要走前街,免得蔡婆婆看见伤心。蔡婆婆来后,她除说明冤枉事实外,没有一句埋怨的话,反而关心体贴蔡婆婆。临刑前,她面对监斩官_____,前两桩誓愿当即应验。 (2)课文主要通过人物的唱词和说白表现其思想性格。窦娥性格的两个方面———善良与反抗,都得到了充分的表现。 ?[内容概括] 窦娥被冤枉处斩 发下三桩誓愿 [内容概括] 《窦娥冤》剧情取材自“东海孝妇”的民间故事。全剧四折,写窦娥在无赖陷害、昏官毒打下,屈打成招,成为杀人凶手,被判斩首示众。临刑前,满腔悲愤的窦娥许下三桩誓愿,冤屈感天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