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32018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8单元15谏太宗十思疏课件(共63张PPT)+练习含答案(教师用)

日期:2025-05-15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84次 大小:238865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人教,课件,教师,答案,练习,PPT
    (课件网) 第八单元 责任与担当 15 谏太宗十思疏 *答司马谏议书 ●学习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积累并掌握文中的重要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 思维发展与提升:赏析两文不同的说理风格、行文艺术特色及语言风格。 审美鉴赏与创造:认识作者观点在当时的积极意义和在今天的借鉴意义。 文化传承与理解:把握两文思想观点,学习仁人志士心怀天下、坚守道义、敢于担当的崇高品格。 谏太宗十思疏 课前预习 自主学习 ?知人论世    敢于“犯颜切谏”的诤臣———魏征 简介:魏征(580—643),字玄成,巨鹿(今属河北)人,唐朝初年著名的政治家和历史学家,曾参加李密的反隋起义军。李密失败后,他降唐,辅佐唐高祖李渊和唐太宗李世民。拜谏议大夫、检校侍中,领导周、隋各史的修撰工作。书成,迁左光禄大夫,封郑国公。魏征先后上书二百多事,大多被唐太宗采纳。 成就:魏征提倡“无面从,退有后言”“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建议太宗广开言路,认为“兼听则明,偏听则暗”,辅佐唐太宗创立“贞观之治”的大业,被称为“一代名相”。魏征病卒后,唐太宗痛惜“遂亡一镜矣”。 代表作品:《隋书》的序论,《梁书》《陈书》《齐书》的总论,主编有《群书治要》,还有《魏郑公诗集》《魏郑公文集》等。言论散见于《贞观政要》。 ?背景回眸    直言进谏陈得失 这篇奏疏是魏征于贞观十一年(637)写给唐太宗的。当时,经过战后的休养生息,经济得到了发展,人民生活也富裕起来,加上对外战争连年胜利,边防巩固,唐太宗逐渐骄奢忘本,大修庙宇宫殿,四处巡游,劳民伤财。魏征在这一年的三月至七月,“频上四疏,以陈得失”,这是其中的第二疏,因此也称“论时政第二疏”。唐太宗看了这些奏疏后猛然警醒,感到很惭愧,写了《答魏征手诏》,称赞魏征“诚极忠款,言穷切至”,并说“公之所谏,朕闻过矣。当置之几案,事等弦、韦”,表示从谏改过。 ?文学常识 疏 疏,是奏议文体的一种,奏议类文章是古代臣属进呈给帝王的奏章的统称,包括奏、议、疏、表、对策等。《文体明辨序说》:“七国以前皆称上书,秦初改书曰奏。汉定礼议,则有四品:一曰章以谢恩,二曰奏以按劾,三曰表以陈情,四曰议以执异。”疏,是分条陈述的意思。有名的“疏”类文章有《论贵粟疏》(晁错)、《谏逐客书》(李斯)、《论积贮疏》(贾谊)等。 ?整体感知 1.初读印象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答案】 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内容概括] [内容概括] 本文是魏征写给唐太宗的一篇奏疏。作者以政治家特有的敏锐眼力抓住了唐太宗“忘本”(即忘记以民为本)、“忘危”(即忘记隋亡的教训)的根本问题,针锋相对地提出“十思”,简明扼要地论述了要“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道理。 2.文脉梳理 阅读课文,依据提取的信息完成下图。 ①长(zhǎng):生长。这里指长得好。 ②固:使……稳固。 ③浚(jùn):疏通水道。 ④德义:德行和道义。 ⑤下愚:极愚昧无知的人。此处用作谦辞。 ⑥明哲:明智的人。这里指唐太宗。 ⑦当:主持,掌握。 ⑧神器:指帝位。 ⑨域中:天地间。 ⑩崇:推崇。 极天:天之极处,这里指至高无上的皇权。 休:喜庆,福禄。 斯:这。 塞:堵住。 凡百:所有的。 景:大。 殷忧:深深忧虑。殷,深。 道:治国之道。 善:好。 克:能够。 ?夯实基础 1.字音识记 zhǎnɡ chù chán xié jùn yōnɡ miù 2.词义理解 疏通水道 大 督察 能够 建造,兴建。这里指大兴土木、营建宫殿苑囿一类事情  养 慎 排斥 选拔 3.解释成语 (1)垂拱而治:_____ _____ (2)居安思危:_____ (3)水能载舟,亦能覆舟:_____ _____ (4)择善而从:_____ (5)善始善终:_____ 垂拱,垂衣拱手。旧时用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