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34000

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朔山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阶段检测语文试题(PDF版,含答案)

日期:2025-05-09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41次 大小:203502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青海省,阶段,答案,PDF,试题,语文
    大通县朔山中学2024级高一年级第二学期第二次阶段检测·语文 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 1.D(“这是由当时社会盛行‘重利轻义'的风气决定的”说法有误,根据材料二第一段内容可知,窦娥的父亲将 她卖给蔡婆以换取盘缠,与当时社会盛行“重利轻义”的社会风气有很大关系,“由当时社会盛行‘重利轻义 的风气决定的”说法于文无据。) 2.D(“二者所起作用完全相同,都把它作为论述的对象”错,材料一提到《窦娥冤》是把它作为论据,材料二则是 把《窦娥冤》作为论述对象。) 3.B(材料一第二段中所说的元杂剧作家的悲剧意识体现在作家对人命运的自觉关注上,尤其是正直而善良的 人被毁灭上。A.C、D三项都体现了作家对人物悲剧命运的关注,而B项虽然指出贤妇剧体现了剧作家对人 的命运的关注,但没有指出这种命运是悲剧还是喜剧。) 4,①剧作家和戏剧观众无法找到解决阶级矛盾的方法,只能将希望寄托在统治者身上。②大团圆结局符合统 治者利益,得到统治者的鉴赏和提倡。(每点2分,意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5.①体现在以窦娥为代表的封建底层百姓对不公的社会秩序和腐败政治的反抗中。②体现在《窦娥冤》对当时 黑暗社会和底层百姓生存困境的暴露中。③体现在作者关汉卿对底层百姓命运的关注和同情中。④体现在 对传统儒家价值观念体系衰落的揭示上。(每点2分,答满三点给5分,答满四点给6分,意对即可,其他答 案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6.B(A项,“意在赞美燕妮与马克思矢志不渝的爱情”理解错误,回顾两家的关系,提及两家的孩子在一块儿长 大,可知这是对死者生平的回顾。C项,“欧洲的工人阶级活动进人高潮时,国际工人协会成立”错误,原文是 “欧洲的工人阶级逐渐处于稍微可能进行活动的政治条件下了”,并不是“进人高潮时”。D项,“不被人们理 解的痛苦”理解错误,文中“是公众看不到的”“只有和她在一起生活过的人才了解”是说其贡献之大,有些是 不为人知的。) 7,D(“含蓄”不准确,文中多是直接的热情赞颂和遗憾惋惜之情;“沉痛而压抑”不准确,应是“沉痛却不压抑”,有 激励作用。) 8.看到了落在她丈夫身上的各种诬蔑烟消云散,听到了丈夫的学说在各个文明国家传播,看到了无产阶级革命 运动席卷了从俄罗斯到美洲的一个又一个国家,也看到了德国工人阶级的不可遏止的生命力。(每点1分, 意近即可,其他答案若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9.①作者主要是从燕妮·马克思对无产阶级革命的贡献这个角度追忆了她艰难而又坚强的一生。②“个人品 德”已从其工作中得到了很好的表现,且它与对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贡献相比,显然是次要的内容,因此作者 只是一笔带过。(每点3分,意近即可,其他答案若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10.BDG(原句标点: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11.D(“肯”指附在骨上的肉;“綮”指筋骨结合处。) 12.C(文章将庖丁解牛之初与三年后、庖丁与普通厨工进行对比,“庖丁解牛与文惠君治国进行对比”属于无中 生有。) 【高一年级第二次阶段检测·语文参考答案第1页(共4页)】 25-T-700A大通县朔山中学2024级高一年级第二学期第二次阶段检测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语文答题卡 8.(4分 16.6分) 条形码粘贴处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准考 准考 证 号 证号填写清她 2选择题使用2B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 意净后,再选择其他答案标号:非选择题使用然色 事碳索笔书写,字休工整,笔迹清楚,按照题号顺序 [o][0][o][0][o][o][o][0] [0] 项 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城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城书写 [1] [1][1][1][1][1][1] [1] 9.(6分)】 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