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五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 5.3 社会历史的主体 第二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二、群众观点与群众路线 核心素养 【政治认同】认同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科学精神】准确把握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区别,理解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重要性。 【公共参与】在实践中要自觉地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第一幕 阅读思考 “历史者,英雄之舞台也,舍英雄几无历史。” ———梁启超 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毛泽东 ★究竟谁是历史的创造者? 英雄 人民 OR 1.人民群众的地位 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1)社会历史是由人的实践活动构成的,每个人都是历史活动的参与者,但人们在历史发展中所起作用的性质和大小是不同的。 (2)唯物史观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发展的基本观点出发,强调社会历史首先是物质资料生产的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历史。 思考:以下图片中的人物属于人民群众吗? 课堂探究 拓展 人民群众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既包括普通个人,也包括杰出人物。 在不同的国家和不同的历史时期,人民群众具有不同的内涵;但无论怎样变化,劳动群众都是人民群众的主体部分。 我国现阶段人民群众的范围: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者,都属于人民群众。 全体公民 人民 群众 劳动 群众 (主体) 脑力劳动者(知识分子) “我国经济发展能够创造中国奇迹,民营经济功不可没。”多年来,无论是在地方还是在中央工作,习近平总书记都十分关注民营企业、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在基层考察调研期间,总书记经常会到民营企业走一走、看一看;对于大家提出的问题和期待,总书记始终牵挂于心,并在多个场合、多次会议中强调要帮助民营经济解决发展中的困难。2月17日,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总书记强调,新时代新征程民营经济发展前景广阔、大有可为,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大显身手正当其时。 ★人民群众的物质生产活动对社会的存在和发展起着什么作用? 阅读思考 2.人民群众的作用 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1)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作为物质生产的承担者和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创造了人们吃、穿、住、用、行等必需的生活资料。 人民群众的生产活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阅读思考 《格萨尔王传》是在藏族古老神话、传说、故事、歌谣、谚语等民间文学作品的基础上集体创作而成。它以恢宏的气势、高超的艺术技巧,反映了藏族发展的历史。千百年来,我国藏族、蒙古族等民众世代口耳相传,保存了这部世界上最长的史诗。 ★《格萨尔王传》的创作和流传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 2.人民群众的作用 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2)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①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是一切精神财富形成和发展的源泉。 ②人民群众的实践为精神财富的创造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 ③人民群众直接创造了丰硕的社会精神财富。 阅读思考 辽沈战役:东北人民全力支援,为部队提供物资、情报等支持,众多群众踊跃参军,补充了兵源,为战役胜利奠定基础。 淮海战役:江苏、山东、安徽、河南等地出动民工 543 万人,用小车、担架等运送粮食、弹药,转运伤员,“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形象地说明了人民群众对战役胜利的关键作用。 渡江战役:老百姓用小船划出来的胜利,沿江群众提供船只、充当向导,帮助解放军突破长江防线。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