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空白演示 单击输入您的封面副标题 复习旧知 鲁 迅 名字是? 职业是? 代表作品有哪些? 《祝福》是在他的哪部小说集里? 鲁 迅(1881—1936) 原名周樟寿,后名树人,以笔名鲁迅闻名于世。浙江绍兴人。现代文学奠基人、思想家、革命家。 鲁迅的作品包括杂文、短篇小说、评论、散文、翻译作品,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文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五四运动爆发前夕,创作出我国现代文学的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继而写出《孔乙己》《药》等,共十四篇小说编程《呐喊》;1924年2月发表《祝福》,此后至1925年11月,他又创作出十篇小说,共同编成第二部小说集《彷徨》。 作者简介 创作背景 《祝福》创作于1924年,后收入作者第二部小说集《彷徨》中。20世纪20年代,正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时期。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是“民主、科学”,而阻止中国进入民主、科学时代的最大障碍,就是中国两千多年遗留下来的腐朽愚昧的封建思想,妇女则是封建思想的最大受害者。 鲁迅选择妇女题材,是为了深刻揭露封建思想文化的流弊和余毒。 预习检测 瘦削 悚然 踌蹰 俨然 絮絮 敛 谬种 形骸 颊 呜咽 荸荠 xuē sǒng chóu chú miù yǎn hái jiá bíqí xù 怔怔 yè liǎn zhēng 咀嚼 惴 窈陷 蹒跚 jǔ jué yǎo zhuì pán shān 理解词义 百无聊赖: 天有不测风云: 走投无路: 七手八脚: 沸反盈天: 少不更事: 生活或感情上没有寄托,感到非常无聊。 形容人多手杂,动作纷乱。 指人年纪轻,经历的事不多, 缺少经验。 比喻灾祸是无法预料的。 形容无路可走,陷入绝境。 形容极度喧闹,乱成一片。 新课讲解 一、了解文体知识--小说 小说是一种文学创作体裁。它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故事情节的叙述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故事情节是指作品所描写的事件发展演变的全过程,故事情节的结构:序幕-开端-发展一高潮一结局-尾声。 二、阅读全文,按故事的“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的顺序把全文分为六部分。 情节梳理 情节 内容 起止段落 倒叙的作用: 一设置悬念,吸引读者注意力,有曲折变化之妙; 二将祥林嫂寂寞的死和鲁镇的热闹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反封建的主题。 序幕 结局 开端 发展 高潮 尾声 写祝福景象和鲁四老爷 祥林嫂寂然死去 祥林嫂初到鲁镇 祥林嫂被迫改嫁 祥林嫂再到鲁镇 再写祝福景象及“我”的感受 1--2 3--33 34--53 54--65 66--111 112 形象分析 主人公:祥林嫂 脸色 两颊 眼睛 衣着饰物 精神状态 作用 初到 鲁镇 脸色 青黄 两颊却还是红的 顺着眼 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 口角边有了笑影,脸上也白胖了 点出祥林嫂不幸的遭遇,但也暗示着抗争的希望。 再来 鲁镇 脸色 青黄 两颊已经消失了血色 顺着眼,眼角上带有泪痕 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 眼光已没有先前那样精神 揭示了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对以祥林嫂为代表的劳动妇女的迫害和摧残。 临死 之前 黄中 带黑 脸上瘦削不堪,头发全白 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活物 手拄竹竿下端已经开裂手提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 木刻似的,消尽了先前 悲哀的神色,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 在全文倒叙开头处。这个倒叙开头外貌描写的是不幸的顶点,为读者造成悬念,引导读者深入阅读下文。 课堂练习与思考 思考:通过文中对祥林嫂三次的外貌描写,可以看出祥林嫂的性格特点是什么?祥林嫂这一形象的意义何在? 练习:《三维设计》P191-192 第4、5题 思考探究 是谁杀死了祥林嫂? 思考探究 “祥林嫂是非死不行的,同情她的人和冷酷的人,自私的人,是一样把她往死里赶,是一样使她精神上增加痛苦。” ———丁玲 文中“同情她的人”是谁?怎么“把 ... ...